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10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上线“消协帮您找,扫码辨商品”新功能。该功能依托国家商品数据库的权威信息,引入消费者参与网售产品监督,推动网售环境协同共治。(见10月28日《中国消费者报》)
图片光鲜亮丽,实物却大相径庭;宣传语天花乱坠,实际功能大打折扣……网购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但部分商品信息不实、虚假宣传等问题时常让消费者叫苦连连,也影响着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扫码辨商品”功能无疑为消费者参与监督和消费维权提供了新工具。
这个新功能依托国家商品数据库,一个记录着商品各类信息的“身份证”系统。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浏览商品时,用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扫描商品条码,就能获取官方登记信息;收到商品后,还可再次扫描实物包装上的条码核对信息,“货不对板”可以一键反馈。
更重要的是,这个功能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监督机制。消费者反馈的数据会实时同步至编码中心,编码中心据此启动核查流程。对反馈不一致的商品,会暂停其数据展示权限,并通知生产企业核实修正。这就好比给商品信息装上了“纠错系统”,既能督促企业履行信息登记责任,又能让国家商品数据库越来越完善。
期待“扫码辨商品”对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发挥积极作用,让消费者在购物决策和收货确认两个关键环节拥有判断依据,缓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种集体监督的力量有望形成强大的市场压力,能倒逼电商平台和商家更加自律。
对于电商而言,“扫码辨商品”既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促进。在此模式下,电商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守住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严格把住商品来源关和品质关,而那些靠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从长远看,这有助于电商行业提升信誉,赢得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