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新锐企业Figure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比B轮融资后的26亿美元估值大幅攀升。
C轮融资由百汇创投(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一同投资的包括英伟达、英特尔创投、韩国LG科技风投、高通创投、Salesforce、T-Mobile风投、博枫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麦格理资本、Align Ventures、Tamarack Global等。
投资方名单中,百汇创投、英伟达、英特尔创投、Align Ventures、Tamarack Global等都是Figure的老股东。
Figure在一则公告中表示,这笔融资将用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和商业场景的规模化部署,建设下一代GPU基础设施,以加速具身智能模型的训练与仿真。公司还将启动真实世界数据集的采集工作,其中包括人类视频和多模态感官输入数据,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成立于 2022 年的 Figure,于2024年2月筹集到一笔高达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吸引了包括英伟达、微软、OpenAI、贝索斯等在内的明星机构和投资人。彼时,Figure与OpenAI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人形机器人AI模型。然而,Figure在今年2月宣布与OpenAI终止合作,改为完全自主研发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
分道扬镳后不久,Figure推出名叫Helix的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该模型采用“快慢双系统”路线,在业内影响广泛。
Helix模型由两套系统组成:“慢系统”是机载的预训练视觉语言模型(VLM),类似于机器人的“大脑”,以7-9Hz的频率运行,用于场景理解和语言理解;“快系统”则好比机器人的“小脑”,以200Hz的高频率输出完整的机器人上半身控制,包括所需的手腕姿势、手指屈曲、躯干和头部方向目标等。
今年6月至今,Figure通过多段视频展示了机器人在物流和家庭场景下的特定作业能力。
6月发布的一则视频中,Figure的人形机器人学会在物流产线分拣包裹;7月末,这款机器人又能从筐中取出待洗衣物,再塞进洗衣机滚筒;8月,Figure演示了机器人自主叠衣服的场景:从混杂衣堆中抓取毛巾,捏住毛巾两侧摊开抚平,再实时调整折叠策略;最近一项技能更新是9月3日,机器人可以自主把碗碟放入洗碗机——Figure称,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光滑或易碎物品要求精准操作,而且洗碗机篮筐的误差容忍度也只有厘米级。
Figure的机器人将碗碟放入洗碗机。图:Figure公司
由于Figure几乎没有在公开展会上展示过人形机器人的实操能力,外界无从判断上述技能演示的真实效果。
在工业应用上,宝马是Figure的重要合作对象。公开信息显示,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宝马斯帕坦堡工厂,引进了Figure的人形机器人在汽车产线测试。但今年4月,该项合作被《财富》杂志质疑为营销噱头而非现实成果,因为Figure的机器人仅在非生产时段运行,训练拾取和放置零部件等任务。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考克(Brett Adcock)随后回应称,《财富》杂志报道不实。
Figure最近一次公开披露与宝马合作的进展还停留于今年5月。阿德考克在两条帖子中声称,机器人在宝马的生产线上完成了20小时的轮班作业,并探索了工厂内的新应用场景。“对我们2025年的合作充满期待!”阿德考克写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