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首次!突破极限!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
创始人
2024-08-16 21:41:42
0

8月13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周鹏-刘春森团队从界面工程出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最大规模1Kb纳秒超快闪存阵列集成验证,并证明了其超快特性可延伸至亚10纳米。相关研究成果12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电子学》。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高速非易失存储技术,当前主流非易失闪存的编程速度普遍在百微秒级,无法支撑应用需求。该研究团队在前期发现二维半导体结构能够将其速度提升一千倍以上,实现颠覆性的纳秒级超快存储闪存技术。但是,实现规模集成、走向实际应用仍具有挑战。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超界面工程技术,在规模化二维闪存中实现了具备原子级平整度的异质界面,结合高精度的表征技术,显示集成工艺优于国际水平。研究人员通过严格的直流存储窗口、交流脉冲存储性能测试,证实了二维新机制闪存在1Kb存储规模中,在纳秒级非易失编程速度下的良率可高达98%,这一良率高于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对闪存制造89.5%的良率要求。

同时,研究团队研发了不依赖先进光刻设备的自对准工艺,结合原始创新的超快存储叠层电场设计理论,成功实现了沟道长度为8纳米的超快闪存器件。该器件是目前国际最短沟道闪存器件,突破了硅基闪存物理尺寸极限,约15纳米。在原子级薄层沟道支持下,这一超小尺寸器件具备20纳秒超快编程、10年非易失、10万次循环寿命和多态存储性能。

研究人员介绍,此项研究工作将推动超快闪存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来源 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记者一线观察 | 移起向青,中...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科技增智助力公安机关精准锁定诈骗窝点70余个,低空防御联合实验室依托5G网络...
“黑科技”,为体育消费解锁更多... 看机器人做广播体操、踢足球,参与激光射击体验赛,听乒乓球数字“教练”分析运动数据……在2025年中国...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新融... 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新锐企业Figure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
三星Micro RGB电视中国... 当三星2025年推出售价3.2万美元(约人民币23万元)的115英寸Micro RGB电视时,不少消...
打造超500亿元AI基金群!苏... 2025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会9月16日举行。大会期间,《苏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
全柴动力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全柴动力(60021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湖南永州冷水滩蛋鸡住进“智能别... 中新网永州9月16日电(唐梦 宾奕)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智能化蛋鸡养殖项目正加速落地。 该项目可让...
更清晰更好看更智能 东方有线超... 作为视听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超高清技术带来了画质从“看得清”到“看得真”的飞跃。今天,“东方有线超高清...
给AI一点“长沙震撼”:看创业... 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创业团队,能做出什么成果? 在长沙,有这样一支团队盯上了赛道火热、但竞争...
20万生僻字“重生”记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过去,一个古文献研究专家在处理一批珍贵刻本。突然,一个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