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AI一点“长沙震撼”:看创业后浪们奔向长沙!
创始人
2025-09-16 22:02:16
0

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创业团队,能做出什么成果?

在长沙,有这样一支团队盯上了赛道火热、但竞争激烈的AI大模型。

他们名为“汇视威”,在几乎没有先例可循的道路上,基于纯国产算力,成功研发出能在手机端离线运行的视觉大模型“橘洲”。AI生成高清图像的门槛,瞬间降低到一台手机。

(图源:湖南湘江新区)

AI,是这两年热度最高的创业领域,很多年轻人声名远扬: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彭志辉……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相比,长沙这座城市,似乎更多以“烟火气”闻名。这蓦然出现的年轻创业团队,是巧合吗?

其实不然。9月15日,以“AI领航,畅想湘江”为主题的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在湘江新区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启幕。在大会讲话中,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到,人工智能是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第一位,从人才、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和创新创业氛围,湖南“绝不能错过人工智能时代”。

作为一个观察点,十余年来,岳麓大会主题始终紧扣全球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

从“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到欢迎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姿态,再到连续两年以AI为关键词的岳麓大会。人工智能的聚光灯,以另一种形式照向湖南、照向长沙,也照向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年轻的AI创新者与这座城市,心跳一路“同频”。

所以,何以长沙?用“黑马”或“风口”来概括实在过于粗暴。我们的视线要回到这些AI创业者身上,看看这座城市,到底怎么圆了年轻人的创业梦。

长沙,AI创业的“无忧城”

顶级人才会有很多选择,去哪都行,为什么会愿意扎根一个地方?这或许是大部分城市在面对“抢人”大战时,都必须回答的终极问题。

长沙的答案,并不只是写在文件里,而是流淌在创业者日常的体感中。对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来说,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比它能提供的资源还重要。一个只会执行规定的“管理者”,和一双时刻准备托举的“天使投资人”的手,温度是截然不同的。

长沙,似乎从一开始就想做后者。

以湘江新区的“红枫计划”为例,每年5000万的真金白银,精准地投向大学生创业群体。这种投资未来的力度,是对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部署的响应,同时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年轻创业者的大胆想法,长沙愿意一起探索和试错。

汇视威在湘江新区创业之初,就获得“柳枝行动”20万创业补贴,随后“红枫计划”、长沙市“小荷”青年创业项目也都送来了支持。而还在湖南大学读本科的王蔚,也在今年凭借AI陪伴硬件创业项目,拿到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种子轮融资。

(图源:湖南大学)

这种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觉,对羽翼未丰、正走在钢丝上的初创团队来说,既珍贵、又实在。从厦门来到长沙、做GPU创业的一猫之下(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邓皓天就说:“我们是被好政策吸引过来的。”

这次的岳麓大会上,湖南省天使投资联盟正式宣布成立。它将整合跨行业资源,联动多个平台和产业园区,开展创业训练营,提供创投综合服务,打造“资本敢投、项目能跑、政策护航”的天使投资生态圈。

这也意味着,这一代创业者将通过它接触到更多资源、找到更多项目,让创业的路走得更宽。这个联盟也将为长沙乃至湖南的创新创业热潮提供更多助力、吸引更多人才。

吸引人之后就要留住人,留住人靠什么?长沙还有一项最核心,也难以被复制的竞争力。

关于创业的故事,大多会出现“不眠不休”乃至“燃烧生命”的关键词。但长沙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范本,一种其他城市很难体验到的奇妙平衡:

白天还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的超算中心里,与全球最聪明的大脑一起“卷”着最前沿的算法;晚上驱车半小时,一头扎进坡子街、四方坪的夜宵江湖,一天的疲惫与紧绷,瞬间被烟火气冲散了。

(图源:长沙发布)

创业是一件强度很高的事确实不错,但如果能有这样提供缓冲作用的“精神回血机制”,让人在奋斗之余,能迅速找回生活的实感与温度,想必才更能避免年轻创业者在无休止的消耗中燃尽激情。

长沙的这个特点,让理想得以在现实的土壤中持续燃烧,而不是在半空中力竭而落。

不止口号 AI最“贵”的入场券入驻即享

当然,搞AI创业也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很多绕不开的硬条件需要解决。比如算力,这是当下最昂贵、最现实的门槛。

对于一个初创团队而言,自建一个能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的算力集群,成本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这足以将99%的创业想法扼杀在摇篮里。然而,汇视威团队在创业初期,却几乎没有为这个问题烦恼过。

这不是什么秘密,湖南强调,要将算力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而聚焦长沙来看,这里有全国唯一的自主安全计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六机七芯”等自主可控的硬件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湘江实验室等平台。

(图源:长沙高新区)

年轻人专注于创新本身,而最耗费资本、周期最长的基础设施,由城市提前铺就。这是一条清晰的逻辑。

位于湘江新区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建成首期200P的全栈国产化算力集群。汇视威以及为其供给算力的中科曙光都在这里安家。创业者无需承担任何重资产投入,就能以“拎包入住”的方式,即时享用顶级的、安全的国产算力资源。

把算力打造成“公共服务”,是长沙乃至湖南最精准的产业赋能策略之一,它从根本上降低了AI创业的门槛,让更多的“可能性”得以萌发。

算力是AI创业的“肌肉”,但调动他们还需要大脑。AI终究是人的竞争,而长沙现在正处于“群雄并起、新老相接”的局面。

我们看到,“橘洲”的核心团队成员多毕业于国防科大、清华等顶尖学府;来自中南大学的热扎义丁·热合木江,针对矿场矿山救援开发了“后土”机器人;湖南大学的王蔚,和省内三甲医院开展课题合作,用数百组家庭临床测试,证明了智能育儿陪伴机器人“深海鲸灵”的能力。

(图源:湖南湘江新区)

从《长沙市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情况报告》披露的情况看,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两周年以来,全市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新增1796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52家,累计引育389家企业研发中心;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余名,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237名,企业研发中心聚集人才超万人。

而《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年度报告》则披露,2024年9月以来,全省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其中新增大学生创办企业6105家,分别增长44.9%、38.9%。

所以,这批创业新势力年轻但并不孤独,我们在他们身后看到了长沙人才“森林”和创新生态的现状。这片森林其实是一个高浓度的人才交流场域和产学研转化平台。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你能在家门口招到优秀的工程师,更有极大概率,在一次学术会议、一场校友聚会,甚至一顿饭局上,就找到顶尖的技术合伙人、创业导师、未来客户。

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性,和本地算力带来的优势一样,极大地降低了团队发展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能让创新的化学反应以更快的速度发生。

从实验室到市场只有一步之遥

技术创新的“死亡之谷”,往往出现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惊险一跃。一个优秀的技术原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其价值就无从谈起。

而对于“橘洲”这样的新技术和长沙年轻的创业者来说,这里的优势恰恰在于,它不是象牙塔,也不是荒芜地带,它的需求之旺盛是肉眼可见的。

长沙拥有一个庞大且坚实的产业集群底座,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到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再到轨道交通、新材料……长沙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企业规模超过2500家,可以为AI创业赋能,可以承载AI技术落地的产业规模更是庞大到难以尽数。

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毕业”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嗷嗷待哺的工作岗位在等着它。

无论是应用在工业质检的视觉识别,还是赋能智慧矿山的无人驾驶,AI在这里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教科书,而是能立刻创造价值的生产工具。哪怕只做“小而美”,长沙也有很好的基础。比如扎根雨花区的纳威尔智能科技,就靠专攻制药AI智能检测,把产品卖到了国内外200多家药企。

创业最怕“孤芳自赏”,在长沙的产业环境里,创业者跟着市场和产业链学习,可以最快拿到真实反馈,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下,AI技术的应用场景还远没有摸到边界,怎么用、用在哪里,还有很多可能性。创业者在思考,长沙也在思考。

雨花区一面构建全国领先的数据标注产业集群,形成“数据标注-场景赋能-生态协同”闭环,一面前瞻性地布局“AI+低空经济”等赛道,探索物流、交通的未来形态,给AI应用找突破口。

(图源:灵气闪耀长沙)

湘江新区正在将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为覆盖600多个应用场景的全场景AI智慧园区,片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AI实验室”,计划到2027年全面建成,引入20家龙头企业、50家总部企业、1500家中小企业,聚集8万至10万名产业从业人员,实现千亿营收规模。

《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一条“想法-产品-商品”的加速通道正在被拓宽。此外,对照国务院意见中提出的“人工智能+”6大行动,湖南明确将聚焦五大赛道、选出10个左右的标杆企业、10个左右的示范应用场景给予滚动支持,同时还在加快研究《湖南省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方案》。

对创业者来说,技术不仅有地方“用”,更有地方“试”,湖南和长沙正在推着他们往前跑。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这里必将迎来一场AI应用场景的大爆发。这座正在用行动为未来投票的城市,也值得年轻人用脚投票。

结语

回到开头的问题。从“橘洲”的创业故事,到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的AI之火,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接过了创新的大旗,走向舞台中央。

截至2024年,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和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分别跃升至第32位和第23位,位居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第9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这份成绩和背后努力的创业者是分不开的,而创业者的成功和来自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这一段互相成就的佳话,可能会在未来被反复传诵。

如果说过去的互联网“湘军”是在浪潮中顺势而为,那么今天,在人工智能应用这个更广阔、更深入的战场上,新一代的“AI湘军”已经找到了最明确的主攻方向,将算法和算力作为武器,精准地射向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个个最需要技术突破的产业靶心,用无人机、AI医生、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写出新的历史。

新一代创业者汇聚的长沙,将不仅仅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更是AI应用的未来之城、传奇之城。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新融... 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新锐企业Figure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
三星Micro RGB电视中国... 当三星2025年推出售价3.2万美元(约人民币23万元)的115英寸Micro RGB电视时,不少消...
打造超500亿元AI基金群!苏... 2025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会9月16日举行。大会期间,《苏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
全柴动力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全柴动力(60021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湖南永州冷水滩蛋鸡住进“智能别... 中新网永州9月16日电(唐梦 宾奕)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智能化蛋鸡养殖项目正加速落地。 该项目可让...
更清晰更好看更智能 东方有线超... 作为视听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超高清技术带来了画质从“看得清”到“看得真”的飞跃。今天,“东方有线超高清...
给AI一点“长沙震撼”:看创业... 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创业团队,能做出什么成果? 在长沙,有这样一支团队盯上了赛道火热、但竞争...
20万生僻字“重生”记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过去,一个古文献研究专家在处理一批珍贵刻本。突然,一个从未见过...
原创 联... 机友们,欢迎收看联想moto edge60 Pro测评,千元机价格买到旗舰配置?这波性价比卷到友商哭...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调节阀交...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吴华江)近日,由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