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涵洞中,无人机自由穿梭,准确定位淤堵点;应急演练现场,无人机实时转播点位进展,优化指挥调度......随着低空经济新赛道日渐开阔,公路人在开展高边坡桥梁底隐患排查时,不必再用“脚步丈量”,巧妙运用无人机上山入海,推动公路养护更加智慧、更加安全。
探索公路养护新领域
2024年5月,漳州市交通运输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漳州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低空经济战略布局。漳州公路部门在公路管养领域频频发力,拓展低空多领域应用。
“大家都后退一下,腾出空间,无人机准备起飞。”6月6日下午,在国道324线K331+600-K331+800右侧官浔镇溪坂村段,漳浦公路分中心工作人员正利用无人机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由于该路段地形较为复杂,人工巡查存在死角和盲区。无人机的飞行属性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不仅大幅提高排查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多角度拍摄,将安全隐患一览无余,为后续的公路养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桥梁“体检”无人机显神通
在涉铁等无法用桥检车的桥梁处,无人机便派上大用场。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录制高清影像,检查桥面支座是否损坏、桥梁梁片、盖梁、墩柱表观病害,再上传至桥隧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帮助管养人员全面熟悉全市管养桥梁的基本情况,例如桥梁技术状况、桥型、跨径大小、各国省道路线段桥梁数等相关数据,为后续桥梁养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巡查国省道1885公里,发现并处置隐患40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作者: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林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