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系列显卡必上800W电源”“Intel处理器没有1000W别碰”“AMD处理器是功耗杀手”,有些问题是以讹传讹,有些是装机商的“包藏祸心”,这些关于电源选购误解你真的了解吗?
显卡功耗不同世代的产品差异明显,举例来说,RTX 20/30系显卡的功耗较高,到了RTX 40系列显卡则变成主打能效比,绝对功耗明显降低。当然查看官网的GPU参数页面,会发现推荐电源都普遍较大。根本原因是厂商并不知道你使用的处理器究竟为何,所以冗余尽量放大,充分保障供电——这样做没有错,只不过不是“精打细算”的最优选罢了。
NVIDIA GeForce RTX 30/40系显卡TGP功耗
AMD Radeon RX 6000/7000系列显卡TGP
处理器功耗相比显卡要复杂,因为显卡大部分都是使用TGP功耗标识,即Total Board Power典型板载功耗,也就是说标注的就是显卡最高负载功耗。处理器就不一样了,为了提现自己的动态节能水准,处理器大多使用TDP热设计功耗或者处理器基础功耗/最大睿频功耗标识。
更进一步,AMD这两代处理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低功耗——满载功耗和TDP热设计功耗趋同,功耗普遍很低;Intel酷睿12代~14代处理器、尤其是13/14代处理器功耗普遍更高,比如i7-14700K虽然基础功耗125W、最大睿频功耗253W,实际满载可以突破300W的水平,这就让电源的选择会比较麻烦。
有没有窍门来估量Intel酷睿13/14代处理器的功耗水平呢?大体上,我们可以用最大睿频功耗×130%来确定,虽然不是很精确, 但具有相当的参考作用。
对于普通用途的电脑来说,除了处理器、显卡,还必不可少的就是主板、内存、硬盘,以及散热器了。其中,主板的功耗很低,比如Z790芯片组功耗不过6W,加上周边电路、芯片(音频Codec、网卡PHY、I/O等),满负荷不会超过20W。
内存部分,DDR4内存普遍功耗在单条3W以内、高频DDR5内存(开XMP)功耗相仿;至于硬盘,机械硬盘一般是10W~30W,注意它的启动功率普遍较高,所以要注意电源的峰值功率参数。固态硬盘就低多了,一般满载功耗只有5W~7W左右;风扇散热器部分,即便是带有ARGB等效的风扇(CPU风扇、机箱风扇),功耗维持在2.1W~3.6W之间,水冷散热器则要高一些,一般满载为10W~20W的范围。
不精确、但具有参考价值的快速计算方法是,处理器+显卡满载功率的160%,即为合适的电源功率。比如锐龙7 7800X3D+RTX4070 Super的组合,处理器满载功率为120W(实际更低),显卡功耗满载220W,(220W+120W)×160%=540W足以。为什么是160%简单解释一下,100%为处理器+显卡的功耗,另外30%留给主板、内存、硬盘、ARGB以及风扇散热器的供电消耗,另外30%作为冗余。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购买的电源必须是额定功率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值才可以。这就能解释的通了:部分装机商为了推销产品(高规格产品利润空间也更大)用话术忽悠你;另外有些商家装机推荐使用电源额定功率不足、电源转换效率不高(白牌无认证之类)的杂牌产品,只能用虚标的大功率电源充数。还有一部分人盲目的跟风,认为中高端显卡、高阶处理器必然需要高功率电源,实际这并不是一定之规。
总而言之,不要盲目相信“大功率电源管一切”,计算好自己的电脑耗电水平,选择额定功率达标的正品电源就不会出错——贪便宜买杂牌、白牌虚标大功率电源不可取、盲目越级购买高功率电源也没必要,一切“刚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