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云浮市召开“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专场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发布会亮出最新“答卷”,云浮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详解各项利企举措及成效,并回应媒体关切。
记者:目前云浮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如何?
云浮市发展改革局局长王斌:2025年以来,云浮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推动重点项目提质提速。1—8月,全市5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3.33亿元,达年计划的81.57%;24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5.13亿元,达年计划的68.74%,进度均超预期。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优化服务,推行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二是强化调度,运用“1+5+X”协调机制和并联审批机制,累计协调完成508项审批,推动58个市重点项目开工。三是保障要素,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创新实施“一项目一清单”管理,精准保障用地、用林、用能、环评、资金等需求。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持续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全过程跟踪服务,破解难点堵点,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记者:2025年,云浮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推出了哪些务实的利企措施,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接下来还将从哪些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云浮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副局长余青:2025年,云浮市政数局始终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牵引,围绕阵地、系统、流程、热线四个维度推出便民利企措施:
一是阵地提升。持续优化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场所功能,聚焦政务服务场所从环境到服务效能的整体提升;开展“局长进窗口”活动,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一线服务,“沉浸式”现场服务群众、“零距离”查找并解决问题。
二是系统优化。通过云浮市惠企利民统一服务平台发布惠企政策,方便企业便捷查询。升级云浮市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我市61所小学新生报名“零跑动”“零提交”,调用电子证照12万次,大幅减少群众办事材料提交和跑动次数。
三是流程再造。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的目标。
四是热线提质。开展“听诉解忧”接访活动,部门“一把手”轮流担任12345热线话务员,直接倾听企业和群众心声,现场协调解决实际诉求。
下一步,云浮市政数局将推动政务服务移动端统一入口、推动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融合等,提升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和人性化水平。
记者:近年来,云浮市在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方面有哪些工作成效?
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爱民:云浮市工信部门聚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企业梯度培育、政策扶持、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等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建立“规上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培育链条。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471家,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0家。“云城区石材产业集群”成功认定为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修订《云浮市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支持力度。推出“云易贷”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推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5.96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126.61万元。2025年政银企对接会现场授信139.74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长30%。积极落实省级优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
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出台《云浮市关于健全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服务中小企业的职能职责。依托惠企利民统一服务平台,实现政策“一站式”兑现,推行涉企事项“免申即享”。在产业园区打造“一站式”服务试点,实行项目审批“五证联发”,压缩企业落地时间。培育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等标杆企业,为中小企业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样板。目前,全市已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
下一步,云浮市工信部门将持续深化中小企业培育、扩大金融供给、推动政策直达,加强人才引育,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支撑。
记者:今年以来,云浮“综合查一次”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云浮市司法局政治处主任曾智慧:今年以来,云浮市持续推动“综合查一次”扩面提质增效,进一步实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在执法减扰、模式创新与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是有效降低执法频次紧盯行政检查“频次高、交叉多、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出台第四批检查任务清单,新增 9 个执法部门、11 类企业行业、41 个检查事项,政策红利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8月,全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5.06%,而涉企检查量同比下降35.25%,实现“无事不扰”。
二是创新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广“无人机+执法”立体监管,累计巡航2万公里,核查处理线索3800余宗,推动行政执法人员巡查时间缩短 50%以上。
三是法治品牌持续擦亮。“综合查一次”创新实践荣获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入选国家五部委协同实践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全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吸引省内外10多个考察组实地调研。
记者: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请问云浮市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优势?
云浮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永洪:云浮主要具备五个突出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越。作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节点,已形成“三纵三横”高速、“一纵三横”铁路网和“一江四港区”水运通道。随着广湛、深南高铁建成,将实现40分钟到广州、1小时达深圳、一个半小时到香港。此外,正在建设的珠三角干线机场距离云浮只有半小时车程,未来我市将具备水陆空一体化的交通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资源禀赋丰富。云浮坐拥品质世界第一、规模全球第二的硫铁矿,正打造百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云浮石材产业历史悠久,拥有集开采、设计、加工、展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每年举办的石展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石材商家参与,累计交易额超500亿元。
三是产业基础扎实。依托金晟兰、温氏等链主企业,聚力发展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并谋划布局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十大园区产业”。此外,云浮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取得突破:微容电子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亿航成为全球首家四证集齐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企业,新合铝业、万事泰、凌丰家品等8家企业入选广东制造业500强。
四是要素保障有力。在土地要素方面,云浮拥有7个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超11万亩,可连片大面积开发,近3年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为每亩20万元。在用电成本方面,目前云浮执行粤北山区输配电价,工商业电价用电每度电的输配电价格比珠三角地区便宜1毛3(具体为13.44分/千瓦时)。而在用工方面,云浮劳动资源丰富,用工成本较低。
五是营商环境一流。云浮先后出台了《云浮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造业19条、助企惠民10条等政策措施,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涉企联合检查行为的政府规章——《云浮市“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实施办法》,“综合查一次”创新实践荣获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入选国家五部委协同实践案例;在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首次进入全省第二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