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9月29日,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航空航天卫星产业赛区决赛暨颁奖典礼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本次大赛聚焦航空航天卫星产业领域,致力于吸引全球留学人才汇聚,加速高科技创新项目落地转化,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今年航空航天卫星产业赛区共招募海内外项目226个,项目分别来自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过前期广泛征集和层层筛选,24个聚焦航空航天、卫星应用等前沿领域的项目跻身决赛。其中包括智能柔性运动传感系统、低成本高比冲氩气空气卫星电推进器、航天大模型三维仿真平台等。
经过一天角逐,本届大赛获奖项目产生:《新港联研先进封装解决方案》《航空发动机精密微孔智造及其产业化》《智能柔性运动传感系统》3个项目摘得创业组一等奖;《新一代战略性新兴高端膜材料项目》《AtmoThrust(恒瑞芯动)》《芯片应用验证检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个项目获得创意组一等奖。
大赛还举行了项目签约环节,智能柔性运动传感系统等8个项目成功签约,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赛区项目成果的转化落地。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该区航空航天卫星等主导产业聚链成群、积厚成势。“我们正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航空航天卫星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重点培育飞行模拟器研发制造、卫星研发制造、北斗导航终端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制造、无人机制造等领域高质量项目。”
郑州航空港区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支持政策。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该区印发了加快航空产业发展、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措施,涵盖航空航天卫星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在支持创业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方面,出台《加快构建一流创业生态,建设“青年创业乐园 国际创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空间无忧、资源无忧、项目落地无忧、人才无忧、创业生态无忧”五大维度系统布局,为创业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坚实保障。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