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I 高歌猛进地深入日常生活,通过一个简单的聊天框,用户即可获取海量信息时,为何生成式 AI 技术却在时尚产业哑火?
在有关生成式 AI 技术的讨论中,时尚产业或许在面向消费者的零售领域保持开放姿态,但有关品牌设计、以及人类顶级创意相关的话题,却引发了广泛的技术伦理以及行业生存问题的讨论。
由于机器学习对设计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不少高管指出,将创意控制权交给 Midjourney 和 DALL-E 之类的图像生成系统,可能会让这个行业失去灵魂,这个行业的“稀缺价值”应该始终诞生于一群精英创意总监与专业工匠协同工作的想象之中。
Gonzague de Pirey 表示,奢侈品行业普遍认为,无论人工智能多么智能、或内容生成能力多强,都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它理应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创造的工具。在此前法国时尚学院(Institut francaais de la Mode)最近举办的“时尚重启”研讨会上,这位高管承认 GenAI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设计过程。但他补充道, 关键问题不是设计师是否使用 AI,而是他们是否能够传达观点。
开云集团首席客户兼数字官 Grégory Boutté 指出,集团对于和人类创造力相关的话题非常谨慎,并认为时尚产业可能比其他领域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香奈儿时尚首席信息和技术创新官 Nicolas Gauthier 则表示: “从本质上讲,在设计过程中,通用模型取代人的感性直觉、或设计愿景。”
即便此前有研究报告指出, 在时尚领域,生成式 AI 地潜在商业应用价值将有四分之一由“设计和产品开发类别”所驱动。自 2023 年初,法国品牌 The Kooples 和人工智能开发商 IMKI 推出独家人工智能胶囊系列以来,这场争论愈演愈烈。
Balmain 在 2023 年 12 月与美国艺术家 Ant Kai、数字科技公司 Space Runner 合作,以生成式 AI 重新打造品牌标志 Unicorn 鞋款,同时包含限量版实体鞋,以及可供客制化的 NFT 数字藏品。新锐小众品牌 Casablanca、Collina Strada 等也曾运用生成式AI来打造服装与形象广告。
同样有高管指出,“不应幼稚地使用这项技术,我们正在讨论如何明智地使用 GenAI。”最重要的是,奢侈品消费者看重体验和情感联系,因此技术应该始终让位于创造力。
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中,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指出,要抛弃虚假的影子,走出愚昧的洞穴,寻找并理解真实的世界和事物。面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时尚产业的警示之语无疑暗合了这一古老寓言。
当时代发生变化时,不作壁上观,积极投身于技术应用的同时,也时刻需要记得,只有回归到产业本质,尊重真实性,才能重新点燃产业的微暗之火。
大众消费热潮背后,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反哺品牌创意策略和商业决策,才是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或许也是在维护时尚产业的本源——创造力,以及由创造力所建立起来的“差异化”与“稀缺性”体验。
在开云集团于巴黎数字创新中心开云集团想象力实验室 (Kering Imagination Lab) 举办的首届创新日活动上,便鼓励包括设计师在内的员工探索初创公司的 GenAI 产品。这位最近被任命为 Gucci 首席数字官的高管指出,开云集团目前没有在广告活动和营销中使用 GenAI。
同时在应用 AI 技术的同时,仍然保留了个人及其团队领导的艺术方向。他强调“在此次合作过程中,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由个人及其团队领导的艺术方向,他们将提供创造性的主张,就像没有 AI 技术之前一样。”
与之类似的还有 Loewe,品牌在应用 AI 技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于其品牌独特 DNA 的思考,有意向工艺靠拢。此前, Loewe 推出定格动画电影等活动,该电影与日本陶瓷工作室 Suna Fujita 合作,并在去年的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得了奢侈品和生活方式类别的首届全场大奖。
至于 LVMH 和香奈儿则进一步探索"将技术关在笼子里"的解决方案。其中, 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成为奢侈品巨头们的重要共识。
据悉,LVMH 正在与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专注于人工智能安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等领域,这意味着其计划会定期接受合规性审核。为了保护其数据,这家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基于 OpenAI 的 GPT-4 基础模型创建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 MaIA。香奈儿也表示正在试水,希望将技术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中。“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所以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但我们正在保护我们的基本原则,”
电影《黑客帝国》曾为我们描摹了这样一幅未来世界图景:一个由机器操控的虚拟世界,人类在其中成为能源的提供者,生活被彻底颠覆。
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同电影情节一般,将人类引向红蓝药丸的终极讨论,也必然会将整个产业引向千篇一律的“我思,但我不在”的境地,或许也就破坏了产业一以贯之的根基。
需要指出的是,时尚产业不仅是需求市场,同样也是供应市场。中央圣马丁学院时尚课程的数字负责人 Margarita Louca 说:“我认为,作为富有创造力的人,应该感到好奇、质疑,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对新一代年轻创意人员有责任,不仅要让他们具备硬技能,还要让他们具备软实力。对我来说,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乐观来看,创造自身独有观点与差异化的关键,仍掌握在人的手上。前提是,我们都能学习与 AI 共存;清楚了解 AI 是帮助自己的工具,而非能够取代自己的主宰。 WWD
撰文Lenu
责编Yalta Du
图片来源WWD、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