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相聚、朋友相会,他们为何选择入住上海文化人才之家中岚居?
创始人
2024-05-20 06:27:29
0

原标题:同行相聚、朋友相会,他们为何选择入住上海文化人才之家中岚居?

中岚居。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从今天起,我们在上海将有一个崭新的家,一个同行相聚、朋友相会的家。”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蒋伟表示。

2月26日上午,在上海文化人才之家普陀中岚居项目入住仪式上,蒋伟等80位文化青年人才一起,拿到了“新家”的钥匙,他选择的房子位于中岚居项目10号楼18楼。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普陀中岚居项目位于普陀区岚皋路99弄,属于内环内,临近3、4、7号地铁线镇坪路站,该项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普陀区联合打造,首批提供150间文化人才公寓住房,该项目由西部集团旗下专业化住房租赁品牌“西部乐巢”运营。

蒋伟表示,在搬入“中岚居”之前,他原来每个月租金3000多元,而在单位发布人才公寓“招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名。

吸引他入住“中岚居”的理由有很多,“独特且人性化的布局设计,新潮的社交空间构造,‘专业服务’与‘科技赋能’的叠加,以及超级便捷的交通……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房租价格和服务便利。‘中岚居’能帮我节省下不少的生活成本,可以投入到更美好的生活中去。”蒋伟坦言,“中岚居”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普陀区的支持和补贴,在租金方面得到了部分减免,同时,社区中还配有健身房、共享厨房、阅读自习室、苏州河书房等设施设备。

蒋伟选择的是46平方米的一室户,朝南,阳台配备了烘干一体机,室内床、沙发、冰箱、衣柜、书桌等都配备齐全,还有独立干净的卫浴等。当日,蒋伟还获赠了由上海报业集团送上的一份入住礼“床品四件套”。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记者潘越文入住“中岚居”。

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记者潘越文也和蒋伟一样,成为了“中岚居”首批入住者。

潘越文的老家在山东青岛,他在上海读书7年、工作1年多,此前租住在龙柏新村,“那里4个人合租,我租的是10多平方米的单间,每个月租金3500多元。由于四个人住总有不便,能拥有一个独居的房子一直是我的心愿。”潘越文坦言,自己当时看到单位发布的通知,就第一时间来申请了,“年前我就选好了房子,11楼,阳台望出去视野非常好,价格也让我很满意。我的父母也来看过,感觉很不错,走到地铁站也就10分钟不到,去上班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解放日报视觉设计师张看与她的猫咪一同入住“中岚居”。

“中岚居”46平方米的一室户内,配备了独立的卫浴。

另一名入住者是来自解放日报的视觉设计师张看,当日她与自己的猫咪一同入住“中岚居”,她也选择了11楼。“之前我就租住在单位附近,租金要7800元一个月。现在搬来这里,享受了补贴政策,不仅租金便宜了很多,这里的采光也更好,室内环境更明亮,一早醒来就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桌球室。

健身房。

值得一提的是,“中岚居”还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备的健身房,各类健身器材齐全,还有桌球室等。

此外,“中岚居”还在多个楼层布局了开放式公共活动区域,包括青年自习室、共享厨房、干衣洗鞋区等,在满足住户便利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交的可能。

未来,“中岚居”还将通过党团组织引领,加强普工英驿站、青年中心等线下阵地打造,推出苏州河书房公益课程、文化讲座等,紧贴文化人才需求,开展送资源、送服务、送项目、送文化、送温暖的“五送”服务,孵化有归属感的文化人才社区;同时,发挥文化人才优势,打造议事厅平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引导文化人才反哺社区形成“双向奔赴”机制。

(文中蒋伟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代产线+AI赋能,胜科纳米:... 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一家被业内称为“芯片全科医院”企业脱颖而出,这就是胜科纳米。从新加...
神舟今日再穿九霄云 瞄准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神舟今日再穿九霄云 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
活动现场三星董事长李在镕调侃围...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韩国媒体 Chosun 今天(10 月 3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河北东光:拓市场 研新品 包装... 日前,在河北东光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包装机械企业的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对出口斯里兰卡的高清水...
性价比屠夫!iQOO Neo1... 如果你是个手游爱好者,想花两千多买台能畅玩《王者荣耀》《暗区突围》的手机,那刚发布的 iQOO Ne...
为何要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中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近日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表示,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豪恩汽电:超声波雷达已成功搭载... 10月31日,豪恩汽电(301488.SZ)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于2024年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业...
MagicOS 10:通透美学... 清晨解锁手机查看日程,通勤时滑动屏幕浏览资讯,午后用桌面卡片切换喜欢的歌曲,深夜调暗亮度刷剧放松.....
机器人掌勺提出监管新课题 ○佘 颖 餐饮的关键不在于厨师是人还是机器,而在于提供的服务是否匹配顾客需求。不过,当掌勺者变成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