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农村地区面积占比超过90%的超大城市,如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路子,实现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2月1日,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一场聚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界别协商会议召开,委员代表纷纷拿出调研成果,道出“金点子”“良方子”。会议室里,部分市领导、农业农村等界别委员、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圈,来自区(市)县政府、一线企业、高校等的委员逐一发言。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发言者直奔主题,追求有质量的话语。
融合要素活力如何激发?
大城市带大农村,怎样才不搞成“一窝蜂”?委员们一致认为,要注重全盘打造,坚持重点突破,并从地、钱、人的要素保障上纷纷支招献策。
“将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镇村两级规划。”市政协常委赵霜建议,从规划引领上提供用地保障。同时,她还建议,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出租、合作、作价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这一观点与市政协常委李亦的建议不谋而合。他建议,破除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源大量闲置和低水平利用制度瓶颈。
怎么才能用好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容积率’。”市政协委员李毅表示,创新种植模式,积极开展以粮为主的“粮+”种植模式研究,提升土地亩均产值。
村集体和村民如何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是委员们关心的问题。在市政协常委潘冬梅看来,资源要素打通是关键。她认为,“资源梳理摸排后,才能打破乡村资源与城市市场需求的错位,打通资源与市场高效对接流通的难点堵点。”对此,她建议,尽快搭建一个数字资源展示及交易平台。
银行和社会资本不愿意到农村?“怎么办?要为真正的资金需求方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金融配套服务,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市政协委员刘文道建议,综合运用“农贷通”“蓉易贷”平台的数据资源,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
委员们的建议还聚焦在“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出台返乡下乡人才的创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扶持政策。”市政协常委蒋莉表示,吸引电子商务、农业科技等专业型人才以及各类带头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同时,实施实训化培育、精准化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陪伴式服务、全程化孵化人才引育服务体系。
数字如何赋能乡村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是委员们共同关注的发展方向。既讲成绩,又不回避短板。“我市拥有建设数字乡村的良好基础,但乡村商贸融合深度不够。”市政协常委米兰佳认为,要把发展智慧农业贯穿到政策研究制定、行业行政管理和工作流程再造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农村产业体系。
“食用农产品老板只重视‘银货两清’,忽视进货查验,去向追踪。”市政协常委邹平从市场监管角度提出,强化农产品主体溯源,加快推进农批、农贸市场的数字化及数据共享,构建智能监管体系。
“要避免‘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的现象反复出现。”市政协委员但贵安认为,要完善并共享基础信息大数据库,搭建大成都的数字农业公众平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要开发农民看得懂、用得起、愿意用的专业设备和软件,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公共资源怎样均衡配置?
城乡公共服务在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距离群众“好不好”的期盼还有短板,亟须加快填补公共服务的“软落差”。
“这种‘软落差’表现在交通便捷不够、教育医疗资源短缺、农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薄弱等。”市政协委员冉启良以两组数据为例说,蒲江境内的成雅高速,市民普遍反映0.8元/公里的过路费偏贵;蒲江还没有三级甲等医院。对此,他建议,适当调减成蒲铁路票价,开通“计次·定期票”服务,动态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城覆盖、向乡村下沉。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向乡村延伸?“要打破医共体医院、层级、身份界限,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市政协常委李建中表示,成都虽然已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但基层医疗单位“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窘境依然存在,“建议加大本土医疗卫生人才培育力度,建立医共体发展‘基金池’,出台医师下沉诊疗服务标准。”(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