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教授在访谈节目中指出:边际消费倾向一直在下降,年轻人越来越不敢花钱。网友直言说到心坎上,可是没有直击要害。
边际消费倾向一直在下降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赚到1块钱的时候,你愿意花掉其中的多少钱。下降趋势指的是:10年前我赚一块钱,愿意花五毛,到了今天,我赚一块钱,只愿意花1毛钱。这就是目前的状况,也就是不愿意花钱的具体表现。
刘向东教授认为是现在收入预期降低,而房子、就医和养老的花费确实在不断的上涨,双向的挤压让年轻人不敢花钱。
刘教授说的不敢花钱,这个“不敢”用的特别好,不像之前的某位主持人说的“不愿意”花钱,直接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过,刘教授的表达还是很委婉,其实年轻人不敢花钱的根本原因就是“没钱”。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没钱,原因有很多。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年轻人面临着高昂的房租、食品和学费等支出压力。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房价高企,让年轻人无法负担购房的压力。
其次,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即使他们有一份工作,也很可能只是一份低薪的临时工作,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另外,许多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括学生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这些债务使他们难以在经济上独立,更难以为未来做规划。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也缺乏理财意识,经常陷入消费陷阱,过度消费导致资金短缺。
最后,社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年轻人没钱的原因之一。在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农村年轻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很难获得与城市年轻人相同的发展机会。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年轻人都是不敢消费的。经济形势依然不稳定,就业压力还会增大,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节俭生活。他们开始注重理财规划,积累零用钱,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他们开始追求更加理性的消费方式,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而不再盲目追求潮流和时尚。他们更愿意选择长寿命的产品,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将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性。总的来说,未来的年轻人将更加理性地对待消费,追求更加健康、环保、高质量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