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养老,啥样?10月29日,重阳佳节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以下简称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在成都高新区开幕,区内近20家企业携39款共50余台智慧康养领域机器人产品参展,展示从陪伴照护到医疗康复的“一条龙”康养服务。
本次展会采用“沉浸式展演+定制化直播”的形式,还原老年人真实生活的智享未来四大场景,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康养机器人全面覆盖智享生活馆、未来健康中心、活力中心广场、智慧生态园4个展区。
笔者在展区看到,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身高1.65米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行者2号”,该款机器人面向智能制造、科研教学与康养服务三大应用场景设计,不仅能够实现高度仿真的肢体动作,还可以通过多模态感知和控制实现自然的人机对话与动作交互。
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带来了AI音乐教育平台,依托“AI+音乐+美术”技术,提供AI作词、AI作曲、AI演唱、AI评测、AI绘画等功能,使老年人在娱乐中轻松搭乘上“科技快车”。
(展会观众现场体验成都高新区智能产品)
会场外侧,成都迪立科技有限公司的DILI-X智驾移动商业机器人形如一辆卡车,内部却装载了各色医疗设备,充当着活动现场来宾的健康“守望者”。此外,阿加犀智能科技、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成都高新区企业也带来了各自的拳头产品参展。
此次活动现场还滚动发布智慧康养机器人新产品、新概念,其中18款来自成都高新区。
华西精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发布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实现了术前诊断、术中辅助、术后追溯全流程的医疗支持。成都精创浩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老年群体、运动群体面临的骨折问题,发布了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FA,可用于外固定支具的3D打印。
据了解,除了在大会现场进行展示,这些产品还参加了成都高新区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丰收园)展演活动,各类康养机器人在养老院提供贴心服务,让养老科技产品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 。
(老人在高新长者之家体验机器人服务)
由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逸龄科技研发的机器人“小护士”——BeyondAge,可以通过“大头照”快速计算出个体的衰老程度以及罹患中风的风险程度。现场体验中,工作人员先后以3D成像与红外成像设备给笔者脸部进行拍摄。短短数分钟后,系统便先后给出了感知年龄(看起来多少岁)、生物学年龄、衰老速率以及中风风险值预测等数据。
成都市凯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医疗”)则带来了智能采血机器人、智能超声扫诊机器人等多款产品。
智能采血机器人可以针对人的肘部静脉血管进行采血穿刺,整个穿刺的时间在90秒左右,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探针与血管之间的最小容差仅有0.05mm,是目前唯一覆盖未成年人的采血机器人。
成都羿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手功能康复训练仪等多款手指功能康复训练产品;精创高维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带来了中医智能舌诊仪……78岁的程大爷体验了机器人的“望闻问切”后,连连惊叹:“现在科技太发达了,这中医机器人看得还挺准!”
同时,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演示了“智慧助餐数字人一体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配餐服务的流程,四川黑菠萝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款机器人分别展示了智能炒菜和智能烹饪……这些功能、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既可以是守护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小护士”,也能做陪老年人聊天解闷、互动娱乐的“小棉袄”,更可以成为家里家外负责“跑腿儿”的“小管家”,可以说“机器人养老”这一美好憧憬正在成为现实。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坚定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决策及省、市“一号创新工程”部署,坚持整机突破、整零协同、软硬一体发展路径,目前已聚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企业600余家,不仅构建起从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整机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也加快建设诸葛空间、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四川省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三大产业地标,产业规模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逐步形成一套覆盖全场景、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为我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应对提供区域实践,奋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
文/程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