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24日电 题:“科技秋收”谷满仓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金秋十月。记者2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采访看到,稻浪翻滚,大片的稻田里收割机穿梭其间,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机械化、智能化等高科技的应用让秋收更加高效。
在江阴市华士镇华西都市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秋收现场,4台收割机马力全开,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我们种植了5000亩水稻,共准备了10台收割机和6台联合拖拉机进行连续作业。由于全程机械化,收割时间比原来要短,预计20天就能完成收割。”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宇杰说。
粮食丰收既要“收得好”,也要“储得好”。近期,由于遭遇降温天气,给稻谷晾晒带来不利影响,但江阴市周庄镇雪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雪峰却不担心。“今年亩产预计能达到1300斤,比去年每亩增产50斤。”他说,“如今普及了电烘干技术,即便遇上阴雨天也不再担心稻谷霉变。”
记者采访看到,在雪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谷烘干中心,6台大型烘干机正全速运转,对稻谷进行烘干。程雪峰说,为了防止断电导致烘干中断,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对烘干设备进行了专门保障,“我们全程都很安心,没有后顾之忧。”
据江阴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江阴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4.5万亩,10月下旬迎来全面开镰,预计11月中旬基本完成收割。秋收期间,全市预计投入400余台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270余台联合收割机、200余台植保无人机和400余台谷物烘干机,为秋收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各类农业电气设备的投用,秋收期间的农业用电负荷显著增加。据介绍,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深入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对灌溉泵、烘干机等农业用电设备及供电线路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秋收用电无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