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字
安卓手机厂商纷纷对标iPhone,荣耀却致力于在AI上“死磕到底”。
图源:荣耀
2025年10月15日,荣耀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荣耀Magic8系列手机,定位“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发布会上,荣耀CEO李健意气风发地表示,“当别人忙着对标iPhone时,我们正在思考和打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进化AI原生手机,它具有自进化硬件、自进化系统、自进化生态,它不是iPhone,而是AiPhone。”
图源:荣耀
为了探索AI手机的极限,荣耀甚至还展示了面向未来的AI终端生态新品荣耀ROBOT PHONE,将于2026年3月在巴塞罗那正式发布。
荣耀HONOR
,赞7334
该产品的形态极为大胆,机身顶部拥有一个类似大疆Pocket 3的可折叠三轴机械云台摄影机,具备主动拍摄能力,配合AI大脑,或将带来别具一格的使用体验。
尽管荣耀并未披露太多关于ROBOT PHONE的信息,但结合宣传视频来看,由于拥有可折叠三轴机械云台摄影机,该产品将支持更多主动式服务能力,包括帮用户挑选衣服、哄孩子、活体检测以控制智能家电等,可以创造更多传统智能手机难以触及的用户价值。
事实上,伴随着ChatGPT爆火,AI手机早已成为时代的风口,目前诸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布局类似的技术。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AI手机到底需要怎样的破局与创新?苹果迟迟难以打造革命性AI手机的背景下,谁能真正走在时代的前沿?
其实自2022年下半年起,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就已开始投身AI大模型竞赛。不过时至今日,大部分AI手机的使用体验都不尽如人意。
比如,何同学在iPhone 17系列首发体验视频中就无奈地表示,“体验了很多手机系统中的AI功能,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功能很像4399小游戏合集,加起来也没有ChatGPT App好用”。
图源:何同学
有鉴于此,何同学运用视频渲染技术,做了一个关于AI手机的猜想,手机可以在购物时一键查询优惠、自动与外卖员沟通收货地址、智能提醒冲突日程……该视频一经问世,便引发网友共鸣,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才是我想要的AI手机”“要真实现的话,那手机高低得改名叫‘脑机’了”。
事实上,何同学的猜想并非空想,而是直击当下AI手机的核心痛点——手机厂商在系统内的各个角落,加入了大量碎片化的AI功能,用户如果不专门学习,并不清楚这些功能具体在哪,即便知道,由于操作过于繁琐,可能也会倾向于自己直接用手指操控。
图源:荣耀
对此,荣耀的高管有深刻的认知。2025年6月,李健在2025 MWC上海发表名为《开放共生,众木成林让AI走进生活》的主题演讲称,未来的AI竞争不再是谁的模型参数更大、谁的模型能力更强,而是谁能够更好地交付落地。“当务之急是要‘让AI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让用户日常使用起来,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
基于上述认知,荣耀Magic8系列手机不再盲目堆砌模型参数与算力,而是着力通过AI技术,解决用户日常使用手机时的痛点。
首先,荣耀将AI技术全方位融入荣耀Magic8系列手机操作系统的底层,以被动服务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源:荣耀
比如,荣耀Magic8系列搭载了全新的荣耀AiMAGE影像系统,支持AI夜神引擎、AI光学矫正、AI超清长焦等功能。具体使用的时候,用户不需要纠结是否开启了AI功能,拿起手机直接拍摄,荣耀Magic8系列就能自动匹配最佳的AI算法,高质量出片。
无独有偶,在抢票场景,荣耀Magic8系列还支持原子级场景感知和调度能力,可通过AI计算用户界面上控件的布局,智能识别抢票需求,针对性调度软硬件资源。官方资料显示,在大麦App抢票时,荣耀Magic8系列可全力调度CPU、触控、网络等资源,使端侧操作速度提升21%,并支持无感人机验证,可显著提升抢票速度。
除了后台提供被动式AI服务,荣耀还致力于在前台通过主动服务的方式,简化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使用手机时的效率。
图源:荣耀
为了方便用户调出AI助手,荣耀Magic8系列机身右侧加入了一枚物理“AI键”,短按可呼出YOYO助手,长按可进入YOYO视频通话。对比而言,目前大部分旗舰手机虽然也有侧边按键,但更倾向于让该按键承担拍照任务。由此来看,AI被荣耀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官方资料显示,荣耀Magic8系列支持购物搭子、美食搭子、出游搭子等八大AI体验,可一键满足生活所需。比如,购物的时候,荣耀Magic8系列可通过YOYO一键查询商品的优惠信息。发布会现场,荣耀设置了一个比价环节,随机挑选一名观众,让该观众用自己的手机10s内在电商平台加购尽可能多的商品。结果,该观众挑选的商品累计结算价约2610元。
图源:荣耀
然后,主持人短按荣耀Magic8系列的“AI键”,让YOYO通过识屏功能识别对应的商品,再下达“帮我找到对应的优惠券,用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命令。结果短短几秒钟后,荣耀Magic8系列就成功加购对应的商品,并自动领取相应的优惠券,最终结算价约2016元,比观众结算价低约600元。
对此,李健点评称,“YOYO支持看实物领券购、看图片优惠购、一句话直接购,还具备全平台比价能力,帮大家该省省,该花花,轻轻松松省出一台Magic8。”
不止购物,在出游场景,荣耀Magic8系列的AI功能,也能带来差异化的使用体验。比如,逛博物馆的时候,长按“AI键”,呼出YOYO视频通话,对准景点,下达“介绍这个景点的命令”,荣耀Magic8系列就能化身专业导游,提供时间朝代、文化含义、历史背景等方面的讲解。
一位在荣耀Magic8系列上市前夕体验该产品的数码评测编辑对剁椒Spicy表示,“Magic8的AI功能确实跟其他手机不太一样,其他手机虽然也有AI,但日常使用的时候总会迟疑一下,不确定能不能用,Magic8的AI在大部分场景都可以直接调用,确定性更强,使用体验也更好。”
剁椒Spicy认为,荣耀Magic8系列的AI优势,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此前不少AI手机虽然也加入了AI功能,但未成体系,用户的使用成本反而被拉高。反观荣耀Magic8系列,无论是一系列被动、主动AI服务,还是机身侧面的物理“AI键”,都致力于简化用户的操作,给用户提供“确定性”。
众所周知,2022年后,伴随着ChatGPT爆火,AI成为了时代的风口,一众科技公司纷纷逐梦AI。但需要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荣耀就已开始布局AI技术。2016年12月,荣耀推出了第一代荣耀Magic手机,搭载Magic Live智慧引擎,具备智能推荐能力。
图源:荣耀
对此,2024年3月,接受采访时,荣耀前CEO赵明表示,荣耀第一代Magic就已经开启手机智能了,是所有AI手机的鼻祖。几个月后,赵明更进一步表示,2021年-2022年,荣耀在AI方面的努力非常孤独,有很多人质疑这个赛道,“我们投资那么大,但是收益都是沉没成本,到今天才慢慢看到效果。”
尽管近年来公司高层频繁变动,但荣耀对AI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光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2025年3月,履新CEO后的李健首次公开亮相,发布了荣耀阿尔法战略,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
结合荣耀手机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荣耀愈发重视AI技术,一方面当然是希望深入挖掘此前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希望借助AI技术,实现破局。
图源:IDC
IDC数据显示,2024年Q1-Q4,荣耀手机中国市场份额从17.1%下滑至13.7%,市场排名从第一到第四。2025年上半年,荣耀手机甚至跌出了TOP 5榜单。有鉴于AI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想象力,如果打造出名副其实的“AiPhone”,荣耀自然有望上演“奇袭时刻”。
为了推动差异化的AI手机尽快落地,2025年以来,荣耀在组织架构调整、研发投入、生态合作等维度,进行了诸多布局。
组织层面,2025年5月,荣耀开放38个关键管理岗位公开竞聘,45%岗位负责人调整,90后占比24%;公司内部,荣耀相继成立新产业孵化部、新商业模式拓展部、AI&软件业务部等一级部门;生态维度,荣耀承诺未来五年将投入100亿美元,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开放AI终端生态。
2025年5月,荣耀Magic V5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健总结道,在AI领域,“荣耀有用户理解能力、硬件创新能力、AI智能体创新能力、开放生态能力四大核心竞争力。”
与新能源汽车的辅助驾驶技术类似,如果想具备更强的理解力以及自主操控能力,AI手机也需要搭载VLA、VLM模型。荣耀Magic8系列就内置MagicGUl和MagicVLM模型,可以让AI将“看到的”屏幕图像以及“听到的”语言指令转化为“实际动作”。上文提到的“购物搭子”功能可以实现,就离不开这两个模型。
图源:荣耀
而为了打通软件生态,荣耀Magic8系列还首发系统级MCP架构,可以让AI助手全面接管并深度操控应用。官方资料显示,YOYO助手深度打通系统底层超80%的高频场景,接入超4000个生态MCP和生态智能体,可实现3000个场景的自动执行。
具体使用的时候,用户只需对荣耀Magic8系列的YOYO助手说一句“帮我规划上海3日游的行程”,就能调用相应的智能体,如由飞猪查询机票酒店、美团查询景点美食等,生成一站式出行方案。
凡此种种,决定了荣耀Magic8系列上的AI助手不再只能执行单一的程序化任务,而是具备了“泛化”能力,可以真正理解用户的意图,灵活应对各种复杂使用场景。
事实上,这正是荣耀Magic8系列AI技术超越行业传统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传统AI手机虽然具备一定的智能化能力,但功能碎片且单一,用户需要先了解功能边界,再提出具体的需求。反观荣耀Magic8系列的AI技术,并没有给用户设定具体的边界,而是可以灵活响应用户“大而全”的模糊需求,更贴合人机交互的自然习惯。
其实过去几年,随着大模型逐渐成熟,科技行业涌现了海量AI终端,包括Rebbit R1、AI Pin、AI眼镜等,均希望颠覆移动互联网,开创新的时代。不过遗憾的是,这些AI终端并未如愿成为“iPhone杀手”。
图源:Humane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终端厂商仅仅孤立地打造AI设备,并没有深入布局AI软件。比如,Ai Pin直接接入了基于GPT-4开发的专有语言模型。由于严重依赖云端大模型,并且输入输出需要一定时间,Ai Pin的延迟非常高。
The Verge在评测中表示,Ai Pin每次操作后,都需要等待几秒甚至十几秒才有反馈。对于习惯实时反馈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Ai Pin显然称不上是革命性设备。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诸多互联网公司推出的AI软件在聊天、作画、生成视频等维度,可以带来出众的使用体验,但由于缺乏硬件入口,这些AI软件很难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交互模式。因为作为第三方软件,ChatGPT、DeepSeek等AI助手很难获取系统级权限,全面接管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而实现购物搭子、美食搭子、出游搭子等功能。
对此,2025年8月,前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就一针见血地指出,“AI Agent强烈要求ROOT权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说到今天用户对ROOT已经无所谓,手机品牌收回这个权限都可以接受了。但是AI Agent最终会落地到手机的,这个问题会重新成为问题。”
图源:OpenAI
正因此,2025年5月,OpenAI斥资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创办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AI硬件。几个月后,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对外表示,“OpenAI正在探索硬件领域,研发出的产品将重新定义人们使用电脑工作、娱乐和生活的方式”。
图源:Apple
事实上,关于如何打造革命性的智能终端,苹果曾给科技行业做出过表率。2007年,推出初代iPhone时,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诠释iPhone的设计哲学时,引用了计算机图像接口先驱艾伦·凯的一句话——“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制造自己的硬件”。如我们所见,软硬件高度协同的iPhone,改变了世界。
现如今,荣耀打造AI手机的理念,与当年苹果推出初代iPhone的思路异曲同工,皆以“第一性原理”为核心,从AI技术的特质出发,深度协调软硬件,为用户带来真正差异化、时代跃迁式的使用体验。
图源:荣耀
荣耀Magic8系列手机仅仅是个开始,荣耀对AI手机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发布会后,接受专访时,李健表示,“我们认为,智能手机时代,首先iPhone是一个时代,紧接着,二是Magic8启动的AiPhone时代。未来还有第三个方向,就是ROBOT PHONE。我们期望手机不能是一种固有的形态,不能多少年前是这个样子,多少年后还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对手机的未来有一个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荣耀的想法与萨姆·奥尔特曼不谋而合。2025年8月,与Zerodha联合创始人尼基尔·卡马特对谈时,萨姆・奥尔特曼表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尽可能获取上下文信息、主动处理事务并具有前瞻性的AI,当前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形态并不适合这一点”。
总而言之,听过太多次“AI手机要来了”的故事后,相信许多用户早已对这一概念失去新鲜感。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此前大部分AI手机仅仅实现了部分功能的AI化,并未全面革新用户的使用体验。
复盘荣耀过去几年的努力可以发现,其一直致力于让智能手机全面AI化,以低使用门槛、宽适用范围、高使用效率的特点,全方位重塑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
可以说,深耕AI多年的荣耀,已率先来到时代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