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最近势头是真的猛,在9月份的第三周,小米汽车单周交付量突破了1万台,机构更是预测小米汽车9月交付将达到4.2万台。
照这个节奏,9月份整月交付量稳稳超过4万台基本没啥悬念了,而接下来的几个月,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还将提升,接下来必然还要更猛一些。
考虑到10月有国庆长假,预计小米汽车能冲到4.5万-5万台,11月份冲到5万-5.5万台问题不大,到12月份说不定能摸到5.5万- 6万台。
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实现,那就意味着小米汽车的第一和第二工厂已经火力全开,年产能直接拉满冲上70万台以上,这个节奏真的太快了,简直不敢想象!
按照现在的交付水平来看,2025年小米汽车的年交付量很可能接近40万台,说不定会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车企。
更厉害的是,从新车发布到实现盈亏平衡,小米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下行业最快盈利纪录,这实力不服不行。
而且现在小米汽车工厂还在加速布局,北京工厂三期地块已经拿到,开始动工了,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到时候北京工厂的年产能就有望突破100万台。
还有武汉工厂据说也已经开工了,最晚2026年初就能投产,预计年产能超过30万台。
所以到2026年,小米汽车的总产能突破100万台都不是问题,基本稳了。
以前大家说小米是鲶鱼,是“搅屎棍”,是进来搅动市场的,但现在月交付破4万台,意味着它已经不是鲶鱼了,而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鲨鱼,要开始吃肉了。
首先,传统品牌会受到最直接的冲击。
小米这4万多台,可不是在10万块市场抢的,而是在20万以上的纯电轿车市场硬生生切下来的蛋糕。
这个价位段,原来是特斯拉、极氪、小鹏等车型的核心地盘。
可现在小米证明了自己不仅能造车,还能在主流价格带大规模走量,这会让所有这个价位的对手非常难受,价格战和产品升级的压力会空前巨大。
其次,行业格局可能真的要重塑了。
以前是“蔚小理”领跑,后来变成了问界、小鹏、理想,再到现在理想都开始走下坡路了,今年前8个月同比下滑8.4%;8月更是同比下滑了41.5%。
以前蔚小理搞了十年搞出来的成绩,结果小米只用了一款车,短短几个月就达到了别人好几款车、好几年才达到的月销规模。
这说明互联网造车的逻辑变了,光有用户思维和服务还不够,必须要有极致的成本控制、供应链效率和品牌势能。小米进入汽车市场的这场仗,可以说是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
最后,小米还会带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成长。
一旦小米汽车快速上量,明年如果能够达到百万台规模,电池、芯片、智能座舱这些供应商,会非常愿意给小米优先和支持,因为它的规模确定性太高了。
如此一来,小米也能够增强自身的成本优势和交付优势,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强者恒强就是这个道理。
简单说,9月份小米汽车的交付量突破4万已是必然,而且目前小米汽车手上积压的待交付订单至少40万台以上,放心提高产能就行了,订单完全不愁。
这个数据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强大新玩家的正式登场,接下来行业竞争会更残酷。
对小米自身而言,则是证明造车这条路走通了,生存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发展得更快、更好的问题!
上一篇:甲骨文换帅,迎战AI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