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是白种人?为何他们历史却天差地别,日耳曼人:我才是最悠久的
创始人
2025-09-25 08:20:45
0

同是白皮肤、高鼻梁,怎么看都像一家人,日耳曼人却跳出来喊:“我才是最正宗的那一个!”乍一听像吵架现场,仔细一看,全是欧洲自家人。

可你往历史里钻一钻就发现,这帮白种人,不光脸长得不一样,命也过得一个比一个复杂。有的建帝国,有的被灭族,有的天天打仗,有的靠山吃山。

明明都是印欧语系的表亲,却活成了互不来往的陌生人。这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历史博弈?为什么日耳曼人敢说自己“最悠久”?今天咱们一节节扒清楚。

“我不是野人”:日耳曼人凭啥站C位?

日耳曼人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现今瑞典南部和挪威西部。这是他们最早的“户籍所在地”。他们没呆几百年就往南走了,目标是德国北部的肥沃平原。

当时这块地是谁的?凯尔特人的祖传领地。公元前的青铜时代晚期,日耳曼人已开始南迁,并在日耳曼森林与莱茵河之间落脚,逐步驱逐凯尔特人,占据大片土地。

他们从蛮族走向统治地位,起点是“接盘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崩溃,瓦解成一地鸡毛。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多个国家,如法兰克王国、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

这些国家不但没搞野蛮,反倒吸纳了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与文化制度。

他们用拉丁字母记事,用改造后的基督教传教,甚至用古罗马的法律条款治国。在13世纪前,德意志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等逐步建立统一民族认同。

现今的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英国、挪威、瑞典、丹麦、冰岛、比利时等均属日耳曼语族国家。

德语、英语、荷兰语等语言,源头清晰。而在体貌特征上,他们也成了“金发碧眼”的模范:身高普遍超过1米75,蓝眼居多,发色以金银棕为主。

日耳曼人的语源也被深入考证:一说来自高卢语“邻近”和“人”的结合,另一说源自“吵闹的”,也有人认为意为“持矛之人”。不论哪个,至少证明他们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扎根欧洲北方、继承古典文化、统一宗教信仰、发明工业文明的核心力量。

在这些基础上,日耳曼人声称“我最悠久”,虽没有切实依据,但反映了日耳曼人的C位心态。他们是唯一既击溃罗马,又承接罗马的群体。他们在中世纪撑起了“神圣罗马帝国”,在现代工业革命中奠定欧洲科技体系的架构,20世纪更成为欧美政治军事的中坚力量。

而拉丁人已在民族意义上解体,凯尔特人沦为边缘语言群体,斯拉夫人则处于长期的被压制状态。日耳曼人,不仅走出了蛮族的阴影,更完成了文明的接棒。这是他们站C位的逻辑出发点。

“我本高贵”:凯尔特人如何从主角沦为配角?

凯尔特人起源于法国东部塞纳河和德国西南的多瑙河上游地区。他们出现在公元前10世纪初,早期属于铁器文化族群,分布范围最广的时候,几乎遍布整个西欧。

从西班牙、法国,到不列颠群岛,再到奥地利和捷克,全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地盘。

他们以高大、白皙、金发碧眼的外貌著称,属诺迪克类型,在古典罗马作家眼中,就是“北方战神”。恺撒在《高卢战记》中提到,罗马军在远征高卢时,因身材矮小反被凯尔特人轻视。

然而他们的“主角身份”没有维持太久。从公元前5世纪起,凯尔特人依靠军事联盟模式扩张欧洲,却因政治分裂缺乏统一中心。

当罗马共和国兴起,凯尔特部落却互相掐架。高卢战争中,公元前58年到前51年,罗马将领恺撒仅用7年时间就击溃了整个高卢凯尔特联盟,征服今日法国全境。

更惨的是,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南迁进入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平原,逐步驱赶凯尔特残部。特别是在今天德国南部、奥地利一带,凯尔特遗迹几乎被日耳曼文化全覆盖。凯尔特人只剩下不列颠岛作为最后避难所。

而就在英伦三岛,凯尔特人又遇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西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从公元5世纪起,大批日耳曼人登陆英格兰,将原住的凯尔特人赶往西北部山区,即今日的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

凯尔特人最终被边缘化,语言失去通用权力,政治上无立锥之地,文化上被日耳曼化严重影响。到18世纪之前,连“凯尔特人”这个词,都没人愿意承认是自己族属。他们只剩下语言学和考古学中“前朝遗民”的角色。

他们曾最早拥有欧陆资源、最具战斗力,却因组织松散、缺乏制度构建、信仰混乱,在历史洪流中被彻底掩埋。

这一段历史说明,没有文化整合能力的民族,即便曾经强悍,也难免被时代淘汰。凯尔特人的故事,为理解日耳曼人的“逆袭”提供了反向坐标。

“从被命名开始”:斯拉夫人为何总慢半拍?

斯拉夫人的族群历史首次出现在6世纪,由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用希腊语记录为“Σκλάβοι”。最初居住在今波兰维斯瓦河谷地区,是三大蛮族中“出道最晚”的。

他们的分支分为东斯拉夫(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西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三大系。

在体貌上,他们普遍拥有棕色、栗子色或金色头发,眼睛以灰色为主,面部特征偏中性温和。

在文化语言方面,他们有着独立的斯拉夫语族系统,广泛使用西里尔字母或拉丁字母。信仰上,东斯拉夫信东正教,西斯拉夫多信天主教,南斯拉夫则混杂。这种“分裂结构”贯穿整个历史。

他们出道虽晚,但发展速度不慢。6世纪开始,他们广泛扩展至中欧、东欧、巴尔干地区。但因地处要冲,多次被外部强权控制。如奥斯曼帝国长时间统治巴尔干,奥匈帝国压制南斯拉夫,德国东扩推平波兰和捷克。斯拉夫民族在历史上一直处于“被压迫者”身份。

直到近代,俄罗斯成为强势东斯拉夫国家,才真正扭转命运。尤其是在苏联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通过十月革命建立工农联盟体制,形成了对欧洲西部的强力抗衡。这是斯拉夫人历史上首次成为“主导力量”。

但他们的劣势依旧明显。长期处于半殖民状态,使得民族统一性和制度输出力弱于日耳曼体系。例如南斯拉夫联邦虽一度强盛,但最终仍因多民族矛盾走向解体。

斯拉夫人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被命名”,一直到近代才进入主场。他们不是没有潜力,而是太多外部压迫,过少自主组织。这也是为何他们在白人世界中,总慢半拍,却爆发力极强。

这几个民族,看似同根同源,实则各奔前程。日耳曼人声称最悠久,不全是炫耀,更像是对乱世中幸存的注脚。历史这场长跑,谁先出发不算,谁能跑到底才算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移动开流量也卡怎么回事,移动开... 办卡关注公众号:可可找卡 这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让我们一起,明...
深圳多举措防御台风“桦加沙”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魏薇 9月24日,记者从深圳市三防指挥部获悉,台风“桦加沙”已从我市南部1...
原创 空... 空调整机10年免费包修服务,作为一项阶段性的营销手段,彰显企业的品质和品牌实力,家电圈认为“没问题”...
特斯拉员工被机器人打晕,索赔5... 据外电报道,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发生的一起事故引发了一场金额达5100万美元的诉讼。 一名员工声称,自...
台湾堰塞湖溢流已致17死,&q... ► 文 观察者网 王恺雯 今年最强台风“桦加沙”来袭,连日来,其外围环流重创我国台湾地区,花莲县马太...
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6组卫星 图为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郑培波摄(影像中国)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刘诗瑶)北京时间2...
原创 3... 摘要:有人在术后重新喊出家人的名字;有人重新可以大小便自理,甚至还开始打篮球。这样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
50名科学家获第七届科学探索奖 本报深圳9月23日电 (记者李刚)日前,第七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清华大学副教授吴...
全市首台AI门岗机器人福田“上... 福田区沙头街道碧海红树园小区率先引入“AI门岗机器人”。 清晨8点,福田区碧海红树园小区门口渐渐热闹...
蒙古钳蝎是什么?这拇指大小的生... (漫画由AI生成) 原标题:它们是草原生态的守护者,不能让“功臣”受伤害 夏末夜深,4道黑影破坏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