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持续分享新鲜有趣的英国事儿~~千万不要和安妮失联哦🥺❤
惊天反转来得比枪声还快——
那个当众枪杀特朗普的铁杆盟友、极右翼明星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嫌疑人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动机竟是为了“爱”。
据调查进展,嫌犯被爆出正在与一位变性(男转女)伴侣交往,两人在案发前两周还被拍到当街亲密接吻。
当面对誓要将“跨性别”赶出美国的柯克时,他选择为了爱人持枪杀人。
大西洋彼岸,哈里与查尔斯短暂会面,在冷战19个月后,刚刚上演了一场仅持续54分钟的“世纪和解”。
哈里声称“这些年我问心无愧”,他放话明年想多待在英国陪伴父亲,甚至考虑带孩子回去。
但丈夫的这句话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妻子梅根·马克尔心中那个“让我想自杀的英国潘多拉魔盒”。
哈里向往的带着孩子的“回家之路”,对梅根而言,无异于带着孩子去自杀……她绝不会让孩子去经历自己曾经受过的苦。
对于梅根和罗宾逊来说,爱可以是救赎,也可以是保护爱人/孩子的武器。
刺客的爱情:枪口下的“爱”与罪
这起震惊全美的刺杀案,其执行过程冷静、精准得令人脊背发凉。让我们用快进镜头,回放那致命的一天:
上午8:07:最新曝光的监控显示,身材瘦削的泰勒·罗宾逊正悠闲地漫步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一处居民区。他穿着短裤、运动鞋,戴着一顶黑色帽子,看起来和任何一个普通大学生别无二致,仿佛只是走在去上课的路上……
罗宾逊的公寓外面
上午8:30:他驾驶一辆灰色道奇挑战者抵达犹他谷大学校园。
上午11:49:他再次出现在同一居民区的监控中,沿着完全相同的路线行走。警方怀疑,这是在反复确认行动路线和计时。
中午12:00:查理·柯克的校园辩论会准时在UVU喷泉广场开始。
中午12:10:砰!的一声枪响从200码(约182米)外传来。一颗从高动能螺栓步枪(high-action bolt rifle)中射出的子弹,以惊人的精度精准命中了柯克的颈部。
遇刺前的一瞬间,他还是分发maga帽子
枪手行凶后立即脱掉外套,穿着一件印有“国家残疾退伍军人基金会”和雄鹰翱翔于星条旗图案的T恤。
这两个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象征着“爱国”与“牺牲”的符号。
暗杀成功后,立即用爱国和牺牲的符号来包装自己,这背后的撕裂与荒诞让人唏嘘!
随着调查深入,凶手的形象并不像犹他州州长期待的,是一个来自俄罗斯这样国家的外国人这样简单,他的背景和他的行为,无不彰显着他的动机的复杂性。
太阳报今天爆出,这位刺客,竟是为了爱。
22岁的罗宾逊正在和一位变性人交往,是一位从男性过渡到女性的变性伴侣,两人甚至已经同居。
罗宾逊的同居爱人:Lance Twiggs
案发前两周,他们情难自禁的在街头热吻的视频,也被警方扒拉出来,谁都能看出两人情正浓爱正切。
这立刻将谋杀动机引向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方向:“为爱复仇”。
查理·柯克是谁?他是 Turning Point USA 的创始人,是全美最著名的保守派青年领袖之一,更是以激烈反对跨性别而闻名。
他曾在公开场合声称跨性别是一种“精神疾病”。
对于罗宾逊而言,柯克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爱人的一种否定,更是对自己和爱人美好未来的威胁,这是否是一场基于身份政治和私人情感的终极泄愤?
罗宾逊和家人们
也就是人们普遍怀疑他是支持同性恋平权的民主党人士时。
然而,深挖他的背景,矛盾接踵而至:
家人眼中的他,是一个出生全员共和党家庭,从小支持特朗普的纯正白人家庭。
他的祖母向媒体直言:“我儿子(凶手的父亲)是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我们家没有一个民主党人。”
更绝的是,有照片显示,罗宾逊自己在2017年万圣节还曾cosplay成特朗普。这可不是“深柜左派”,他这样的家庭在美国网友口中那就是“家传红脖”!
小编注:红脖子(red neck)已经被认为是种族歧视类词语。它特指美国南方乡下白人,意思等同于白人垃圾。在媒体和主流文化中,它被用来形容那些贫穷、落后、肮脏、缺乏教育且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白人。普通人应避免使用这类种族歧视词汇以避免为自己带来麻烦。
而在同学眼中的他,是“非常聪明”、“安静”、“只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个能和任何人礼貌交谈但绝不深交的“独行侠”。
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声称罗宾逊“被左翼意识形态深度灌输”,但这与他根正苗红的共和党家庭背景形成了讽刺的撕裂感。
他到底是谁?是一个被极端思想蛊惑、背叛了原生家庭的“觉醒战士”?还是一个为爱痴狂、不惜用最极端方式“捍卫”爱人身份的“情圣”?
真相仍然等待警方挖掘。
就在他干出如此“大事”,被全美警方疯狂搜捕时,他居然还有闲心在网上冲浪。
当朋友给他发来FBI公布的监控截图(就是他穿黑帽衫那组),试探性的问他“你在哪儿呢?(Wya)”时。
他居然秒回:“那是我的分身(doppelganger)在给我找麻烦!”
只是糟糕的是,不仅被朋友认出来,他也被自己的父亲认出了。
他的父亲看到了新闻,大义灭亲亲自报警将其抓获。
大义灭亲的父亲
而当他被捕时,他依然拒不配合警方,并再次重复了那套“分身捣乱”的鬼话,似乎企图以精神分裂来脱罪。
如今,他被关在监狱的特殊住房单元,接受着24小时不间断监视和心理评估,官方说法是防止他自杀——因为他曾对父亲说“宁死也不自首”。
哈里的良心:我问心无愧
就在美国为一场“为爱而行”的刺杀案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英国王室大戏也迎来了新番。
哈里王子与查尔斯国王那场仅有54分钟的和解,看似温情脉脉,却瞬间将他的妻子梅根推向了“想死”的边缘。
心理学家对梅根的解读是,这是她的创伤被唤醒再现。而这一次更不同的是,为了保护孩子,梅根会反抗的比此前更激烈,关于自杀的念头,也会更强烈。
而哈里在近期访问乌克兰时的表态,被媒体称作“又当又立”的典范。
他对着《卫报》的镜头,一脸真诚地宣称:“我问心无愧”、“我的良心是清白的”,并强调出书爆家丑“不是报复,是追责”(It is not about revenge, it is about accountability),甚至说“我不认为我公开倒脏水(I don't believe that I aired my dirty laundry in public)”。
只是这些话,从那个出书详述被哥哥威廉打倒在地、嘲笑他恐慌症、曝光父亲查尔斯骂继母卡米拉女巫的哈里口中说出——依然有种荒谬感。
然而,哈里满怀憧憬地表示希望明年在英国待更长,并计划带着儿子阿奇和女儿莉莉贝特回国觐见祖父。
但这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戳在梅根最深的伤疤上。
心理学家对此指出,梅根在英国的经历是创伤性的。对于一位母亲而言,保护孩子是超越一切的本能。
她曾感觉自己被王室制度践踏,毫无自保的可能。在怀孕时被“禁止为自己辩护”,痛苦到“不想再活下去”。
她拼尽全力才带着孩子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环境,在美国加州蒙特西托找到了她认为的自由生活。
如今,丈夫却想将孩子们带回那个曾差点吞噬她的“魔窟”?在她看来,这无异于让子女去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这比让她自己不想活了还更可怕。
同在美国的哈里和罗宾逊,都是以爱之名,却走向了撕裂与毁灭的困局。
22岁的泰勒·罗宾逊,为了他所理解的“爱”——保护他的变性伴侣免受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反对者的“伤害”,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一枪毁掉了查理·柯克的生命和未来。
站在他的立场,如果不行动,眼看着柯克这样的人物可能进一步参选、扩大影响力,他似乎看不到所爱之人的生存空间,以及自己和爱人的未来?
41岁的哈里王子,为了他所理解的“爱”与责任——与身患癌症的父亲和解,弥补作为儿子的亏欠,他选择了低头。但他这看似正确的一步,却可能将曾为他牺牲一切、并因此遭受巨大创伤的妻子再次推向心理的深渊。
然而,站在他的立场,如果不和解,就得眼看着父亲时日无多,难道真的要带着永远的遗憾抱憾终身吗?
无论向左还是向右,似乎都是死胡同。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爱与仇,有时只是一念之间的错位。
英镑兑人民币汇率
今日英镑兑人民币汇率: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