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要干掉袁崇焕?原因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后金入关时,崇祯登基才两年,年龄还不到20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你别管他以后当皇帝是不是差劲,至少在崇祯登基之初,是立志要干好皇帝这个职业的,他的理想是让大明中兴,让自己成为洪武、永乐这样的皇帝,结果,他任命了一个告诉他能“五年平辽”的蓟辽督师后,让自己差点变成了明英宗,年轻气盛的崇祯能不把袁崇焕恨得牙痒痒?
后金入关,战后崇祯要追责,北直隶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的财富被抢走?崇祯必须要给皇城根里面住的那些人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处死个把高级官员,不可能后金杀到京城下这么大的事还搞罢官那一套。
袁崇焕是蓟辽督师,所以他是第一责任人,但仅仅袁崇焕担责其实是不够的。
袁崇焕是在什么背景下当上蓟辽督师的?是他的坐师韩爌当上了内阁首辅,然后由次辅钱龙锡举荐(韩爌因为跟袁的关系,不方便直接举荐),这两人都是东林党,因此,袁崇焕是在崇祯登基之初重用东林党的背景下当上蓟辽督师的,朝中有人嘛。
后金入关时,正好是东林党主政内阁,袁崇焕又是钱龙锡举荐的,袁崇焕的一系列针对后金的主张,韩爌和钱龙锡也是支持的,所以,韩爌和钱龙锡也要担责,进而牵扯到东林党要担责,崇祯要杀个把官员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要么就杀第一责任人袁崇焕,要么就杀袁的直接举荐人钱龙锡,或者杀袁崇焕的坐师、首辅韩爌。
对于东林党这个团体来说,韩爌(魏忠贤定《东林点将录》,韩位列天罡)和钱龙锡是自己人,袁崇焕只是个办事的马仔(袁虽然跟东林人士关系密切,但他本人并非东林党成员),他们肯定力保韩爌和钱龙锡,保了韩和钱,就要放弃袁崇焕。而在韩、钱、袁三人之间,崇祯本来就更恨袁,于是,袁崇焕被杀,钱龙锡流放戍边,韩爌罢官。
所以,也不是崇祯一定要让袁崇焕死,而是在所有的责任人中,只有袁崇焕没人力保,别的派别巴不得把袁的罪名定重一点,进而牵扯到东林党,东林党要赶紧甩锅,抛弃袁而保韩和钱,袁最后的惨死是各方合力的结果。
至于崇祯本人,当时登基才两年的他还没有黑化,还不是后来那个刚愎自用,喜欢对前线战事指手画脚的皇帝。有袁崇焕的承诺,又有东林内阁的支持,针对辽东的战事,崇祯已经把所有权力都下放了,自己只是坐在紫禁城里面等待结果,所以,他是不用担责的,至少,后金首次入关时的锅轮不到他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