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天:王兴兴“机器人交税养人类”掩盖生产过剩问题,怎么办?
创始人
2025-08-27 00:21:14
0

编者按:

《 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系列文章由相对全面经济学创始人、中国经济学创新论坛创始人、中国共生智库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黄人天撰写,力求采用相对全面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解析,并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图景进行合理预测。

请关注“黄人天相对全面经济学”,持续阅读该系列,以便把握未来趋势。

近期,宇数科技公司 CEO王兴兴表示:“十年后大家就不用工作了,吃喝都由机器人提供。未来,当机器人具备大规模作业能力时,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可以收税,生产的价值里面产生的税直接上交国家。”王兴兴这些观点被很多人认为解决了人工智能导致人类普遍失业的问题。

然而,事实上,这种观点以未来人类依靠机器人交税不劳而获的“大饼”掩盖了产业政策片面重视供给侧投资导致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前景。

马克思指出:市场经济中生产能力无限增大趋势和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趋势之间存在根本的矛盾,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危机。100多年来,这一规律并没有本质改变。

看看今日中国经济,贫富悬殊、失业率高企、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社会保障乏力、年轻人躺平、不婚不育,消费不足,生产过剩,而早已腰缠万贯的科技企业家们却在过度偏向供给侧的税收减免政策扶持下,为了追求利润或所谓理想还在激进地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替代人类劳动,缩小劳动人民的消费能力。这种人为拔苗助长推动的单方面供给侧投资不顾需求侧衰退现实,难道不属于马克思所指出的盲目扩张产能吗?难道不会导致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吗?

我们不应限制机器人产业发展,但在各种扶持政策拔苗助长产业的同时,却在提高社保费、学费、公用事业费等等,继续加大潜在机器人消费者的负担,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最终也将因为削弱有效需求而限制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中国不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不搞好社会分配改革,不能调节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失衡,那么未来生产更多机器人,机器人再生产更多商品,卖给谁呢?中国是否在提前预约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时候,人类不工作而靠机器人养的“大饼”还能存在吗?

在黄人天的相对全面经济学看来,人工智能应该负责提高效率,而决定性的人类智能则应该负责兼顾效率和公平。

从整体来看,人类发明和应用机器人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人类为了提高效率,可以让企业家的机器人替代工人的劳动岗位,但必须要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否则就不仅不会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反而会因为社会动荡而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最终企业家也会因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而面临亏损和破产。

建议国家改变过度偏向供给侧的政策,以必要的分配调节政策促进供需相对平衡,使经济发展可持续。建议可以采用相对全面经济学的投资消费融合发展理论和产业协同发展理论。

投资消费融合发展理论是在现有的有效生产力所支持的货币发行量范围内,将边际收益递减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转移到解决导致人民不敢消费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四座大山”难题上,提高劳动者实际收入,释放消费能力,进而刺激生产性投资,促进有效生产力发展,同时将部分符合市场需求的过剩生产力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合理解决过剩经济问题。

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是发挥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互保互促效应,包括以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稳定低风险现金流为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不稳定高风险创新提供资本支持和风险对冲,创造数量尽可能多的、种类尽可能丰富的国民收入,做大经济蛋糕以便有利于社会分配。

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还有很多,义乌市场带动全国就业3200万人,而且无论AI如何发展,永远都会存在使用劳动力相对较多的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

投资消费融合发展理论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结合应用可形成以分配公平化带动生产科学化、以相对全面产业结构促进供需平衡的新型生产关系,而这种相对全面化的新型生产关系可使有效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可持续。最终,相对化解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实现更稳续经济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为民企办实事】盘活低效用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5日讯临沭县科翰硅源新材料项目,在驻企服务员帮助下,通过盘活低效用地,仅用8个...
【2025数博会看点前瞻】20... 8月26日,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媒体吹风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数博会精心策划...
小米汽车公布全景图像生成方法专... 【CNMO科技消息】8月26日,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
蜀道不难了?看科技如何赋能蜀道...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陈丹 千年之前,李白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年之后,蜀道奏响筑路...
中国科技馆举办科学之夜暨“全国... 8月23日,“天宫领航 筑梦星球”科学之夜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预热活动...
深入薪资管理场景 浦发银行数智... 本报记者 金婉霞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企业经营管理正经历着从“线下人工”向“线上智能”的深刻变...
“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 一望无际的深黑色海面上,翻滚着墨绿色浪花。半空中,一团巨大的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气势汹汹压顶而来...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充分发挥我国数...
华为星河 AI 高算效数据中心... IT之家 8 月 25 日消息,在 2025 中国算力大会期间,智能计算创新发展论坛举办。华为数据通...
养老机器人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8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通知要求,围绕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