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亮相WAIC2025
创始人
2025-07-28 05:41:35
0

中新网上海7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7日获悉,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正式发布,成为中国系统性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资源。

据透露,今年秋季,这套教材将走进各试点学校,并将向全国大中小学课堂推广。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智能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方面介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校方汇聚多学科专家力量,精准对接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征,构建从基础认知到复杂应用的AI知识体系,既融入最新技术实例,又注重科学性、前沿性与趣味性的融合,最终形成12册螺旋递进的内容体系,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思辨的深度结合。

据悉,长期以来,人工智能教育面临学段衔接断层、师资储备不足、文化适配性弱等挑战。华东师范大学这套教材的推出,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教材主编团队方面表示,这套丛书是贯通式AI教材,更是数字文明时代育人逻辑的重构。

在学段衔接上,此前国内多版AI教材多存在“小学游戏化、高中重代码”的割裂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这套教材创新构建覆盖6岁-22岁学习者的AI通用知识框架,依托该校智能教育研究院学术支撑,融合《教师数字素养》《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等标准,形成逻辑连贯、内容递进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填补了贯通式AI教育的空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AI科学家领衔,联合上海多所职业院校资深教师及深圳南山教育局带领的40余位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编写教材,实现“理论下沉-实践反哺”模式,让教材真正扎根教学场景。

在教材的文化内核上,编写团队方面介绍,教材中,墨子“兼爱”思想与机器人三定律在AI伦理章节对比呈现,“郑和下西洋”“田忌赛马”等文化典故嵌入逻辑推理和计算思维内容,高铁故障智能诊断等“大国重器”技术纳入职业模块,可多维度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认同与实践能力。

教材编委、华东师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教授表示,算法时代,唯有以教育培育创新根基,才能让少年与时代共赴山海,同频共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的“服务时代”已经到... 2025年7月2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的中央展区人头攒动。世博展览馆的空气里飘着爆米花的焦糖香,吸引着...
宇树机器人格斗、智元机器人写书... 蓝鲸新闻7月27日讯(记者 汤诗韵 孙煜)一年一度的AI盛会来临,炎夏与阵雨也未消减观众热情。7月2...
青海兴贵建设取得公路工程施工用...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海兴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公...
郑庆华:实现人机价值对齐的技术... 确保人工智能正向赋能科技向善的前提是实现人机价值对齐。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AI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从喜峰口到石榴庄:佟麟阁为何成... 每天带你穿越时空,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 今日7月28日 1937年7月28日,佟麟阁与近200名学生...
火星巨型冰盖:2.2万亿升纯净...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旅程中,人类对于火星的向往从未停歇。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惊人发...
增塑剂超标“问题童鞋”被严查 ... 增塑剂超标“问题童鞋”被严查 如何全链条筑牢安全防线?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颜色鲜艳、价格低廉的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