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内能源科技公司近日宣布,他们利用“中微子泵”技术制造的发电设备,实现连续24小时运转,并产生了平均7.2kw的电力净输出,是我国首次有企业宣布利用中微子产生了电力。
相关研究显示,中微子(又称“幽灵粒子”)是遍布宇宙的射线粒子,质量极小,数量极大,在空间中以接近光速运动,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科学家研究统计,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的面积每秒约有650亿个中微子穿透。因中微子与常规物质原子作用力极小,因而不容易被阻挡、捕获和感知。将穿透地球的中微子能量转化为电能,可支撑地球的全部能源需求。
图:中微子模拟图(来源于AI)
从1930年瑞士科学家首次提出中微子存在的假说,到195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中微子,至今科学家追逐“幽灵”的研究已历经近百年。1988年以来,已经有5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中微子领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也在广东也建设了对中微子捕捉和研究的实验基地。
2021年至今,在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利用不同的工路线,对以中微子为能量来源的发电技术进行研究和商业化,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中微子电力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清洁能源,正逐渐走向台前。
该科技公司名叫宇太能源,其突破性创新成果,也代表中国进入中微子电力领域的最前沿阵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和改进,目前该技术具备了商业化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负责人称,当前规模化设备的发电成本已从人民币1.5元降至0.195元/kwh,随着“中微子泵”发电技术的改进及商业化,发电成本未来仍有大幅下降的潜力。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我国风电和光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装机总量、品质及成本均已领先全球。近年在资本和政府的加持下,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企业也实现了多项突破,成功进入了全球第一梯队。
图:可控核聚变装置(来源于网络)
宇太能源负责人称,利用巨量且高速穿透地球的中微子等宇宙粒子流产生电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要化石燃料,不涉及高温高压,也没有二氧化碳排放。“中微子泵“发电技术作为新晋能源方向,有潜力与可控核聚变技术共同成为中国和全球下一代清洁能源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