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场景的深度与广度正成为大模型价值的真正标尺。
2025年4月发布的斯坦福AI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2024年,TOP1和TOP10的模型的差距为12%,但如今,它们的差距已经锐减至5%。
这说明头部模型的效果没有本质差别,大模型的进化已经到达瓶颈期,与此同时,顶级模型能力也不再被小部分人垄断。随之变化的还有成本和参数等层面。与两年前相比,38亿参数的小模型就能实现之前5400亿参数模型的效果。
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MMLU)基准测试中达到GPT-3.5水平(MMLU准确率64.8%)的AI模型调用成本,已从2022年11月的20美元/每百万token,骤降至2024年10月的0.07美元/每百万token(谷歌DeepMind的Gemini-1.5-Flash-8B模型),18个月内成本下降280倍。
当模型能力不再是壁垒,场景穿透力成为新的竞争维度。单纯刷榜失去意义,不论大厂还是初创,都在寻找垂直场景深度、逻辑可靠性与终端适配性,本质上是在某一个具体的场景中,验证“效率-性能-安全”的三角平衡。
而就钛媒体接触和收集到的场景来看,过去三年,也呈现出明显从「技术试水」到「价值深耕」的过渡。
2023-2024年是通用场景的探索期,以技术验证为主,主流大模型聚焦通用能力测试,文本生成、多模态交互等,主要应用于内容创作等场景,而在一些亟需确定性的场景,能力稍显不足。
某银行引入通用模型后,反欺诈误报率居高不下,反映出早期模型在专业场景水土不服;某医院的人工辅助诊疗,强依赖人工标注数据,且 NMPA 审批周期长,商业化进程缓慢;大模型的训练需高额投入,导致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仅头部机构能承担技术验证成本。
大模型场景的闭环系统尚未跑通,诸多要素不健全,这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到了今年则有很大不同。
“空有模型无用,甚至一些企业认为模型应该是免费的,他们开放了核心生产场景和模型厂商共创,模型厂商才是需求更迫切的一方。”一位大型企业高管表示。“无场景支撑的通用模型,正面临用户留存低、付费意愿弱的商业化困局。”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北京正式揭晓了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名单,共涉及12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环境、能源、文旅、智慧水厂、街道安全、建筑以及智慧城市等,总预算金额高达1.1亿元。
上至政策制定方,下至业务需求方,大模型产业要向前,都在把大模型推到千行百业的场景中。
钛媒体App将大模型应用场景分成三类,首先是短期收益明确的“效率型”场景,例如私有化部署+ RAG(检索增强生成)做企业知识库,解决数据安全与幻觉问题,再如之前已有的算法场景优化,供应链的周转优化,智能制造的预测性维护等,这些场景入手容易,产出可见,是多数企业小规模试验的优先选择。
其次是需求爆发中的“创造力型”场景,例如多模态生成技术(文生图、文生视频),可将游戏素材制作成本大幅降低,AI Agent驱动游戏NPC动态交互,提高玩家留存率
最后是最难的,长周期高门槛的“复杂系统型”场景,比如医疗健康的辅助诊断,需跨域融合基因数据、影像学知识,政策合规要求高,再如自动驾驶,依赖VLM(视觉语言模型)与端到端算法融合,技术成熟度与法规滞后制约商业化,价值足够大,却也是难啃的骨头。
钛媒体从2023年初,就持续关注场景应用,创设《创新场景50》栏目,挖掘、报道市面上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场景。综合去年「创新场景50」系列榜单,钛媒体发现了几个趋势,首先,大模型创新场景处于浅层、实验性、内部场景居多,深层、规模化、外部场景较少。
但也有一些不错的场景出现。例如首旅用大模型为6300家酒店客房精准定价;大模型智能体应用“闺蜜AI医生”,女性用户问答准确率达80%;借助大模型技术,货运物流智能接单效率提升75%;基于大模型的深基坑风险管理Agent,提高管控效率和准确率;大模型落地场外衍生品交易场景,撮合成功率增长 3 倍,等等创新场景。
此外,我们明显看到了中大型企业和政府等行业的进展,在宏观经济的逆周期,以及所处行业环境的大背景下,更多企业迫于外力加速了创新场景的实践,论投入产出比,论直接和间接效果,数字化投入带来的回报都在优先级之列。
最后,创新场景领先者给与我们的反馈是,场景创新其实一直都在发生,应当成为企业的数字化惯性,而不是数字化冲动,不论创新场景的大和小、深和浅,及早实践最重要。
在我们看来,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需求,大模型必然会走向场景为王,并将在千行百业中兑现价值,这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主线。大模型时代的创新场景应该是什么样?行业都在摸索中前行,我们希望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
各有各的特色,集合往年优秀创新场景参与方的后续发展来看,除了能得到广阔的曝光,还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例如去年创新场景获奖企业中能坤域,旗下低空全自动充电机器人开创性地实现了“机器人找车”的主动服务模式,入选央视《赢在AI+》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创新场景的评审方包括各大企业CXO级别技术和管理层,他们将为行业厘清真实的发展脉络。钛媒体将链接更多渠道和资源推广创新场景,让更好的创新场景,先一步被看见、发掘和变现。在评选中脱颖而出的获奖创新场景,更将获得钛媒体矩阵持续曝光,包括内容层面的宣传,以及参与钛媒体全年各种含金量极高活动的潜在合作机会。
2025年度「创新场景 TOP 50」榜单评选征集启动
将面向国内从事企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服务/产品应用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征集场景解决方案。
备注说明:场景案例对应的产品或服务需已实际落地,并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评选周期】
申报日期:
2025年7月8日起~8月22日止
公开投票及专家评审:
2025年8月23日起~8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