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AI撕裂数据与实体的边界,量子计算探索物理规则的边缘,绿色科技重塑增长的伦理,低空经济、机器人、大模型打开科技跃迁的大门。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以智慧为坐标,穿透技术、组织与商业模式的“三重结界”,在数字与实体的纠缠中锻造新物种。在这背后,是一群技术兴国的信奉者,产业跃迁的掌舵人、商业社会的洞察者、认知边界的拓荒者,这些企业家永远走在创新的前沿。
与智者同行者,必将率先触摸未来;与AI共振,终将定义下一个纪元。
我们邀请了多位国内外顶尖创新与商业领袖,人工智能链主和龙头创新企业,共同展望2025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景。
此文为融中特别策划·《2025向新·AI未来》系列报道第六篇。
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梅卡曼德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正在推动机器人从工业场景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迈进。梅卡曼德联合创始人徐婷婷在近期的采访中,详细介绍了公司在AI产业链中的关键布局、技术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梅卡曼德专注于将AI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通过自主研发的AI大脑、3D视觉和灵巧手,赋予机器人类人的理解、推理和学习能力。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累计落地超过15000台,服务众多《财富》500强客户,连续五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梅卡曼德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产品的泛化能力、丰富数据积累、多项自研AI技术和全球化的落地经验。
在工业领域,梅卡曼德的“AI大脑+3D视觉”赋能下的智能机器人被应用至物流、汽车、家电等多个应用场景,已经规模化应用的典型场景包括:工件上下料、纸箱/周转箱/膜包拆码垛、高精度定位/装配、缺陷检测、高精度测量、焊接等。
此外,梅卡曼德的通用机器人“手眼脑”产品让机器人展示了强大的自主协作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机器人能够快速理解任务并高效执行,展现了“手眼脑”协同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这种创新的应用为未来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面对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梅卡曼德正在从工业领域向家用和服务领域拓展,致力于将机器人打造为人人可用的智能“帮手”。公司坚持走通用产品化的道路,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全球化应用。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梅卡曼德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入产品开发中,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未来,梅卡曼德将继续深耕AI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向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迎接属于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
本次,融中财经与梅卡曼德围绕未来技术探索的可能性和梅卡曼德的核心优势展开讨论,以下内容为融中财经整理。
融中财经:贵司所处AI产业链条哪些关键环节、市场格局如何,具备哪些技术/产品优势等?
徐婷婷:梅卡曼德的AI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将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跨行业、全球化落地的科技公司之一。我们自主研发的AI大脑+3D视觉+灵巧手,具备高标准、高通用化的特点,可以让机器人具备类人的理解、推理和学习能力,可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处理复杂任务,而无需固定机器人的具体形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是处于在制造业场景批量化、大规模落地成熟AI产品的阶段,且正在像更广泛的家用和服务场景延伸。在同类赛道,梅卡曼德几乎是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公司,全球已经累计落地15000+台,服务全球100+《财富》500强客户,连续5年在国内市占率第一。
总体而言,梅卡曼德的核心优势有四点——1. 泛化能力强,通用性强,可以在不同场景应用,而无需指定机器人形态;2. 拥有丰富数据。我们有来自真实现场和虚拟环境的丰富数据;3. 拥有多项自研AI技术;4. AI大脑+3D视觉眼睛已在全球大规模落地。
融中财经:当下具身智能成为热点,公司在工业领域对具身智能的应用有哪些创新尝试?例如在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协作、复杂任务执行等方面有何突破?如何让机器人的操作交互像跳舞一样“丝滑”?
徐婷婷:梅卡曼德通用机器人“手眼脑”赋能下的机器人,可以快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理解人的意图,并执行复杂任务。举个例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要求机器人将水果放入黄色盒子里,蔬菜放入蓝色盒子里,机器人可以理解并很好地执行任务。工作人员也可以要求机器人将橡皮放到“2+3”的结果上,机器人理解任务指令,可以将橡皮放置在数字5上。工作人员还可以告诉机器人,往每个碗里放1个鸡蛋,机器人将鸡蛋放入碗里,在过程中,机器人还可以报出鸡蛋的颜色。
技术核心来源于梅卡曼德的通用机器人“手眼脑”产品:Mech-GPT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Mech-Eye高精度3D相机、Mech-Hand仿生五指灵巧手。这套标准化的AI大脑+3D视觉+灵巧手产品组件,可以让机器人具备更高阶智能,具备类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可快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高效、精细地执行复杂任务。丰富数据和AI算法,可以让机器人认识更多常见物体。
融中财经:如何确保具身智能设备在工业等负责环境中与现有系统安全、高效协同工作?在系统兼容性、人机交互优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徐婷婷:自成立起,梅卡曼德一直坚持产品化的道路,自研的高精度3D相机、AI算法软件等产品组件均高度标准化且开放,提供通用标准接口,兼容性高。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些主流方式直接将产品与工业现场的系统打通配合。
融中财经:康养时代,医疗机器人/AI陪护等,究竟是不是伪命题?您认为,具身智能的最佳商业化应用场景在哪?
徐婷婷:我们已经将AI大脑+3D视觉应用至了非常多的工业领域,例如制造业高精度上料、纸箱搬运、装配、测量等。而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我们也看到如今的一些进展,比如梅卡曼德今年新推出了自研仿生灵巧手,及Mech-GPT多模态大模型,让机器人可以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执行复杂任务。所以我们看到,具身智能正在从工业场景的大规模落地,逐渐向家用、服务业去延伸,所以这个不见得是伪命题。
融中财经:您认为具身智能是否会迎来“ChatGPT时刻”?
徐婷婷:4月的时候,一家业内知名科技智库曾经表示过对目前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一些看法,他们认为决定机器人智能程度的关键要素是机器人的自主性,及能够应对的环境和任务的复杂性,而当前的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阶段,正在从动作自主,向任务自主演进。可以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完全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融中财经:随着这两年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特别是DeepSeek爆火,您对公司发展有了哪些新的想法?近三年战略路径是?
徐婷婷:梅卡曼德正在从工业走向家用、服务业等更多泛场景的应用。机器人未来有望变成人人可用,处处可用的智能“帮手”。我们坚持走通用产品化的道路,机器人通用“手眼脑”产品,并且依旧坚持走全球化的道路,面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