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领域最近可真是"火力全开"!就在上周短短几天内,一连串重磅消息接踵而至,这边刚点亮一座超级电厂,那边就下水了全球首艘"喝"甲醇的巨轮,更别提还有给水电站装"大心脏"这种黑科技了。
(中国最大火电厂,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1、全国最大火电厂,又添一员"猛将"
先说浙江北仑电厂这个"巨无霸",7月6日,随着8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座在建的全国最大火电厂又添一员"猛将"。单台机组年发电量60亿度是什么概念?相当于500万台空调连续运转一整年的用电量!等到全部机组投产后,734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足以让北仑电厂坐上全国火电头把交椅。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7月2日这天,中国航运业直接来了个"帽子戏法"——"中远海运洋浦"轮不仅完成首航,还一口气创下三项纪录:国内船东首单、国内船厂首艘、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
这艘能"喝"甲醇的集装箱船停靠海南洋浦港时,加注的还是国产绿色甲醇,从造船到燃料供应全链条自主可控,这波操作令全世界叹为观止!
(中国制造大获成功,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诞生)
同一天,西藏扎拉水电站迎来了一位"重量级选手"——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这个直径6.23米的"大心脏"可不简单,它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都实现了行业突破。要知道在高原环境下搞水电建设本就困难重重,我们不仅搞成了,还搞出了世界之最!
2、中国把大自然的馈赠,运用到了极致
当全球还在为能源转型发愁时,中国已经悄悄把新能源玩出了新高度。就在上周,山东青岛的海面上突然"长"出一片光伏方阵——这可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
7.5兆瓦的装机容量看似不大,但胜在创意:直接让光伏板"泡"在海里,利用海水天然冷却,发电效率硬是提升了5%-8%。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大自然的馈赠用到了极致!
(中国漂浮式光伏结构,借用海水散热提高发电效率)
更绝的是四川盐亭的天然气深冷处理厂。这个"超级冰箱"能在零下低温环境下,把天然气像拆积木一样分解成7种产品,每年处理20亿立方米。要知道传统工艺可能就产出两三种产品,我们这一出手就是"七件套",资源利用率直接拉满。
这些突破背后,藏着组震撼数据:中国光伏装机占全球51%,储能市场占61%。今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300吉瓦,相当于美国过去三年总和的两倍!按这个速度,到2025年风光发电就能满足国内过半用电需求。
最夸张的是2050年预测——当中国电力需求翻倍时,风光发电占比将超50%,零碳电力合计超80%。这哪里是转型?分明是开着"新能源高铁"把传统能源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3、美国展开“围堵”,不料给自己“添堵”
不出所料,美国想方设法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围堵",特朗普政府最近又对中国光伏、锂电池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招"七伤拳"打出来,先伤到的却是美国自己的能源战略。
说来讽刺,美国现在对中国光伏组件的依赖度不到5%,这关税大棒挥得再狠,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就是挠痒痒。反倒是美国本土太阳能开发商要哭了——项目成本直接飙升20%,原本规划的好几个大型光伏电站现在全成了"烂尾楼"。
(美国多个光伏电站,变成烂尾项目)
更搞笑的是,美国能源部刚吹完要搞"能源独立",转头就用关税把自己新能源产业的氧气给掐断了。
但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堪称商业教科书:你关上一扇门,我直接拆墙开窗户!现在我们的光伏企业早就在东南亚建了完整产业链,最近又开始向中东、拉美这些"一带一路"国家布局。数据显示,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不降反升,欧洲市场占比突破60%,新兴市场增速超过40%。
最让美国难受的是,中国这波操作还顺手把全球新能源定价权给拿捏了。现在国际市场上光伏组件价格持续走低,靠的就是中国企业的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
所以,现在特朗普也想通了,与其纠缠不如成全,日前在多个领域对华“松绑”,解除出口限制,曾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丝缓和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