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天河 逐梦苍穹——五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的奋斗故事
创始人
2025-06-19 00:01:02
0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乘舟赴宇,九天揽月,举国同心的团结奋斗、无数航天人的合力托举,让中国的航天梦飞向更远的星辰大海。6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自立自强筑“天宫”

“刚刚,我们前线传来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逃逸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消息,这标志着我们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带来了一个重磅喜讯。

李英良介绍,2022年,我国空间站如期建成,圆满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前,他和团队正在以运行好、应用好、发展好我国空间站和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李英良看来,坚持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是中国载人航天取得瞩目成就的关键。

“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自豪地说,“经过全系统的努力拼搏,我们成功建成了具有当代科技水平的中国空间站,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全部国产化,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

“空间站系统是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系统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的一次工程实践。”杨宏说。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航天员常态化在轨安全驻留,正发挥国家太空实验室的职能,各项空间应用实验有序展开。“实践证明了,核心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无论是执行在轨出舱任务,还是顺利返回着陆,我们总能听到航天员乘组清晰有力地报告“感觉良好”。

有记者问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指令长费俊龙:“这种信心和底气源自何处?”

“这个底气来自我们地面的准备,来自我们地面的训练。”费俊龙毫不犹豫地回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流程、每一个设计的方案,在地面可能是几次、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训练。光一个出舱流程,我们可能要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反复验证,就是为了达到习惯性动作,达到肌肉记忆。这个感觉良好,就是来自我们日积月累的历练和点滴汗水的付出。”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飞行壮举的时候,测控通信系统覆盖率只有15%左右,今天测控通信信号几乎覆盖全程,我们可以保证航天员与地面的科研人员、家人及朋友进行顺畅的音频、视频通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测控系统专家孙威说。他和团队负责着陆场系统的设计研究,共同设计构建了服务神舟飞船返回着陆、覆盖陆海空天多层立体的载人航天搜救体系,保障航天员平安回家,被称为“牵着风筝线的人”。

孙威说:“今年4月底,神舟十九号飞船因天气原因推迟了一天返回,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样做到了‘舱落机到’,充分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费俊龙笑言,在太空,航天员们很“享受”:“我们有那么好的设计团队,我们乘坐的是那么好的火箭、那么好的飞船、那么好的空间站……我们航天人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但更是一群脚踏实地的人,说到做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

载人航天精神代代相传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一代代航天人凭借着这样的载人航天精神,铺就了通往太空的“天梯”。

如今,85后、90后的年青一代航天人已经走到了舞台中央,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接续星辰大海的征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助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85后,加入中国载人航天工作11年。他展示了一个核心舱科学实验柜的模型,他和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将地面上各类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室放进不到2立方米的实验柜内,进入太空,开展相关的科学和应用研究。

“我们从零开始,靠全自主的方式,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领先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高精度时频、超冷原子、两相系统等多个实验柜均是国际首创。我们实验柜的承载比达到国际空间站的2倍以上。”张璐介绍。

“当看到我们设计的图纸变成了空间站里面一个个支持各种实验的重大科学设施、变成国之重器的时候,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事业的意义。”张璐说,“正是在载人航天精神的感召下,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引领下,我们青年人能够快速成长,为实现中国航天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18日 09版)

编辑:王智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个暑假去哪?中国科技馆成为全...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 (记者 李梦涵) 这个暑假,中国科技馆内热闹非凡。"原来成为航天员要经历这么严...
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23日,“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历时六年的科研攻关和设计...
和林格尔新区迈入全国算力“毫秒... 在7月12日举行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指尖解锁无障碍阅读!重庆推广国... 指尖叩击盲文板的“嗒嗒”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此起彼伏。在这场特殊的培训会上,指尖成为了最敏锐的“眼睛”...
夸克健康大模型能力再跃升   7月23日,夸克健康大模型成功通过中国12门核心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目前,“主任级AI医生”...
PS5谷歌地图版搞笑广告:无论... PlayStation官推近日发布了一条别出心裁的“谷歌地图版”PS5广告,引发强烈关注,在广告中,...
日本如果放在欧洲,就是庞然大物 前几天刷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如果把日本整个搬到欧洲去,会是什么景象? 仔细想想,这画面...还...
联汇科技发布全球首个“万物具身...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魏昭宇)7月23日,联汇科技OmAI国际总部入驻张江模力社区暨全球首个“万物具...
陈灿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7月23日,县委书记陈灿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数智公共服务发展部经营管理总经理姜...
世纪天源取得高精度激光打标机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世纪天源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