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2日举行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正式发布了其在算力网络建设方面的重大成果。这标志着新区已成功构建起通达全国各大枢纽的高速、低时延“数字大动脉”,为其绿色算力服务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发布成果显示,和林格尔新区已全面建成通达全国其他算力枢纽节点的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实现了与全国算力需求核心区域的高效互联。目前,从和林格尔集群出发,到京津冀枢纽核心区域的时延已稳定在5毫秒以内,到长三角枢纽时延15毫秒以内,到粤港澳、成渝等枢纽的时延也控制在20毫秒以内,正式迈入全国算力“毫秒圈”。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基础电信企业的协同发力与技术创新。中国联通通过升级部署,已将新区至京津冀的时延降至4毫秒以内;中国移动完成了T级超高速远距离传输系统测试;中国电信更是在和林格尔新区设置了网络最高级别设备,并建成了全国首条400G量子链路,标志着新区在算网技术应用上走在了前沿。
这条高速、低时延的“数字大动脉”,极大地提升了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核心节点的战略价值。它不仅意味着新区丰富的绿色算力资源能够无缝、高效地服务于东部地区的AI大模型训练、数据处理等高价值应用场景,更为内蒙古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算力高地、建设“数字内蒙古”注入了澎湃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