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老美在GDP数据上与中国的差距是多少?高达83倍。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对总统杜鲁门放出豪言,如果东方大国的士兵到了战场上与美军为敌,那只能是一场屠杀。
最终因轻敌而被结结实实地打脸,连遭失败而被撤职,只能黯然回国反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首先要重视“变”化,同时,也更需要戒掉一个“骄”字。战争形势始终在不断变化,聪明的将领通常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而愚蠢者会将自己的优势变成劣势。
当年国家正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举之时,使得决策者在作重大决策时,常常会有拙荆见肘困境。但是,当年的决策者毅然、决然地投入进这场战争。在装备及物资供给处于弱势,且相差极大的情况下,顶住了老美的强大的攻势,并将之打回到原来的分界线附近。
他们赢得了胜利,虽然它来之不易,但却赢的极其光荣,无数勇敢无畏的军人们用血肉之躯铸就起一座长城,岿然屹立在强大的美军阵地面前,他们的奉献与牺牲,代价是极大的,但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敬意!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薇曾经在撤退之时留下一封信,内容是向其对手指挥官致敬!让我们为那些不惧危险、甘洒热血与生命,而赢得战争胜利的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1962年10月17日、18日,中印边界爆发了战争。入侵中国西藏的印军在东、西二段向我边防军发起猛烈炮击,我边防军只得奋起反击。共历时一个月,经过二个阶段的边境反击战,我边防军基本肃清入侵中国西藏的印度军队。击毙印军旅长准将以下官兵3900余人。
缴获各种火炮、坦克、汽车等物质。在这场中印边境反击战中,我方取得重大胜利,为了能通过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中方又将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及俘虏等全部交还给印度,我边防军主动撤退至1959年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的20公里以北。
然而,中方的诚意似乎未能让印度明白,反而增加了他们继续耍无赖的资本。所以,单纯的和平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宵小之徒是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君子之道。印度从未认真反省,只是因为给的教训不够深刻,打的不够狠。
军队的使命任务,永远都是时刻准备打赢一切战争,战胜一切敢于挑衅、来犯之敌,并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狭路相逢勇者胜,昔日英雄今犹在,誓扫敌寇归巢穴!珍爱和平,但绝不意味着是怯战、惧战!时刻牢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