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里小丑一角的成功,主要不是希斯莱杰的功劳,而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这个我不能赞同。我认为希斯莱杰小丑演得好完全是演员下到了功夫,把人物刻画入微,演到骨子里去了,小丑是希斯莱杰,希斯莱杰就是小丑,所以才让这个人物活生生的呈现到大家面前。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里有一个情节可以看出希斯莱杰是如何刻画凶残的小丑的。就是蝙蝠侠在拷问小丑的时候,揍他几拳。普通人都知道,这个肯定不是真打,一般演员都是顺着对手的动作甩头。大家留意一下各种影视作品里演员挨打的镜头,他们都是拳头来之前,就闭眼,甩头,这也是人的本能动作。但是看这段情节几个拳头挥过去的时候,希斯莱杰是睁着眼狂笑着把头抬起来,盯着蝙蝠侠挥来的拳头。不仅如此剧里所有小丑挨打的镜头,希斯莱杰都没有任何的胆怯和躲避,从最细微的动作里他都散发出小丑身上的癫狂。应该说希斯莱杰没有扮演小丑这个角色。他把自己变成了小丑。希斯莱杰已经把小丑人格形成的原因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在臆想里把自己扔进同样的地狱,演的真好。
希斯莱杰为了更深的刻画小丑这个人物,把自己关在酒店研究出小丑的声音,与他这套表演方法如此贴切。这里说的声音,是指声线的变化,而不是梅姨和本·金斯利的那种口音变化。说到用变化的声线来表现角色,吴镇宇是经常被提到的演员。靓坤的塑造为人津津乐道。那把嘶哑的声线非常适合靓坤这个角色,但那还是普通段位的玩声线。希斯莱杰赋予小丑的声线,如上所说,是要在虚拟世界里的癫狂和现实世界里的合理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一点希斯莱杰做到了。
还有希斯莱杰赋予小丑那种随意的动作,没有人会忘记小丑在骚扰筹款聚会时见到 Rachel 后的举止:Well... Hello, beautiful!他一边举起拿着匕首的右手向左边整理头发,同时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然后又理了理右边的头发。你很难确定地说清楚这个小动作到底表达了什么意义,你甚至可以做出几十种解读。但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这一串小动作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强有力的暗示:这个角色的举止是和常人不一样的。这一层重要的铺垫,便使接下来那连篇累牍、内容夸张的独白显得流畅而自然了。这就是希斯莱杰给小丑动作设计的力量。
总而言之《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和小丑已经融为一体,有时候我会怀疑,这个小丑就是出现在电影里的真实人物,而其它都是演出来的,只有他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只能这样说希斯莱杰的表演让我入迷。
下一篇:推荐几本建筑设计学入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