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曾有一句很著名的谚语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用来警醒所有局限在有限的生命内的人,要明白自己的渺小,不可因为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便骄傲自满。但是如今有了一个新的谚语那就是:“专家一发言,网友便开骂”。这个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从什么时候起“专家”成过街老鼠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专家这个群体,所谓的专家就是指在某一些学术、技艺等方面专业知识全面的人,薛福成在《应诏陈言疏》中解释道:“中国则不然,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於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
所以这第一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家原本就对“专家”的期望过高,诚然专家大多数都是高学历的人,或者有十分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被称之为专家,但并不代表他们是全知全能的,甚至可以说专家也会犯错。但是因为头上挂了“专家”的名号所以不能轻易被原谅。
有一次一名资深的程序员在演讲时便将了一个笑话,说过年回家的时候大侄子拉着自己非要帮他做一款游戏,连“海报”都画好了,这名程序员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发际线久久的说不出话来,他细声细语的和大侄子解释,做一款游戏要耗费多少的人力财力,才能制作完成,但是他大侄子偏偏就不信,非要他做,不做就搁哪哭闹嘴里还时不时的口吐芬芳。其实很多专家面临的困苦也是一样的,因为不在一行干便不知道一行的不容易。
第二个原因便是“伪专家”太多了,所谓的伪专家就是打着专家的旗号,为了迎合一部分的人需求,不顾事实而发表自己的议论,以此来迷惑和误导普通的老百姓,但是老百姓受骗的之后醒悟了过来所有的锅都由“专家”来背了,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见。
比如说电视虚假医药广告代言人刘洪斌,便是一个曾以以9个身份活跃在多个地方卫视的“专家”,先后冒充北大专家、蒙医第五代传人、祖传老中医等身份然后配上一些让人听上去似懂非懂的专业知识,蒙骗观众购买假药。
刘洪斌在电视机前侃侃而谈,说抹了自己的药,一个瘫痪在床的人,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能走路了。还若尤其是的说这种药的配方是如果的珍贵,是过去给皇帝用的。观众一听自然是赶紧的买买买,结果回去一用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这些药比较便宜很多受骗的观众也懒得追究了,但是却在心里暗暗的吐槽了一句,自己以后再也不相信专家的了。
刘洪斌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像她这样为了“伪专家”在各个领域都是切实存在的。尤其是在古玩领域尤其的多,简直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我们要磨砺出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让“专家”寒了心,更不要让“砖家”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