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中国电信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非遗文化融合,在玉溪澄江,大理鹤庆、剑川等地打造了一系列智慧文旅应用场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中国电信打造的AI文博讲解大模型智能讲解系统成为游客们的“新宠”。
依托中国电信强大的5G网络和云计算能力,系统实现了文物信息的快速识别和精准推送,通过全流程智能手段实现模拟导游现场精细化讲解服务,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及算力能力提供智能对话和文物资料查阅服务。游客只需通过手机扫描文博讲解大模型二维码或者拍照扫描文物即可听到AI智能语音讲解,及时了解生动详细的文物信息。系统还支持多语种翻译和语音互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程智能化讲解”服务。
“以前看展览只能走马观花,现在有了AI讲解,就像请了一位私人导游,讲解内容生动有趣,还能互动提问,感觉文物都‘活’起来了!”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兴奋地分享道。
云南大理鹤庆银器小镇和剑川古镇是云南非遗文化的瑰宝。鹤庆银器制作技艺已有千年历史,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闻名遐迩。剑川木雕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们以刀为笔,以木为纸,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展现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为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中国电信打造了“智慧旅游平台”,可以为小镇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游客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景点信息、行程规划,还能体验AR导览、VR全景等沉浸式互动项目。此外为确保出行便利及安全,游客可通过平台了解车位信息、人流量情况,以便更好地规划出行。“这个平台太方便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还能提前了解景点信息,合理安排行程,让我们的旅行更加轻松愉快!”来自四川的游客李先生对旅游小镇的数字化平台应用赞不绝口。
据介绍,春节期间,中国电信AI赋能非遗文化项目服务成效显著。据统计,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AI智能讲解系统入馆扫码体验人数近6000人,日均活跃用户数约1200人,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AI技术应用,拓展数字化平台功能,数字化赋能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云南文旅注入新动能。
开屏新闻记者 龚楚童 通讯员 亢一凡 彭新媛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