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会议议程安排的一项变化,许多细节却值得仔细解读——
一个省份的“新春第一会”,为何能够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注?三位中央有关部委相关负责同志在讲话中传递了哪些积极信号?他们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哪些建议?
为何纷纷看好广东?
广东的“新春第一会”有何特别之处?为何能够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先说第一个结论:这不仅仅体现了中央有关部委高度关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最新动向,也是对广东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积极成效的看好。
可能有人要问,广东“凭什么”,又有何特别之处?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
去年,广东经济总量一举突破14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十分之一。外贸迈上9万亿元标志性大台阶、增长9.8%,增幅高于全国和多个东部经济大省,总量连续39年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作为工业、制造业大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的四成,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将近一半,低空经济企业占全国30%以上。
此外,广东全国第一的人口、经营主体及它们所代表的充沛人才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借用2月5日会议的表述:广东从“三来一补”起步,已经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到牵动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引领全球的智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这些成果也在会上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点赞”。
眼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着挑战和机遇呼啸而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面临新的关隘。
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赋予广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使命任务,寄望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如何再一次“敢为天下先”,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探出新路,表现自然受到多方关注。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更好理解,为什么中央有关部委层面会高度关注这场“新春第一会”,支持广东的高质量发展。
省部之间如何联动?
必须看到,先行往往也意味着需要在未知领域中摸索,面临更多风险与挑战。一直以来,广东的经济周期变化通常早于全国数月。在每一轮全球经济产业深度变革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中,广东往往更早、更直接地受到外部冲击影响。
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指导与支持,加强省部之间的紧密联动,有助于广东破解困难、先行一步,切实挑起“大梁”。更重要的是,作为先行者的广东化解这些问题的经验,也能够为后来者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那么,广东需要中央的哪些支持?省部之间如何加强联动?
作为率先实现全域隐形债务清零的省份之一,广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如何用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从国家的政策利好中获得更大助力,是接下来可以好好谋划做好的“大文章”。
此外,作为我国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广东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统筹发展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其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发力布局的崭新“赛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前路并不十分明朗,只有“押对”方向,才能赢在未来。
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就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强筋健骨”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用好广东所有、广东所能,满足国家发展大局所需。
因此,除了广东自身的探索,加强与中央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的联动,获得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也就显得十分关键。
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霍福鹏在发言中一连用了多个“持续支持”,表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广东高质量发展”。
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解读出第二重积极信号——在眼下的关键节点,中央有关部委到现场参会和表态,无疑也寄寓着中央对广东接下来继续改革创新寄予的厚望和期许。
“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
中央有关部委派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并发言,无疑提高了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含金量”。除了议程变化本身,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哪些宝贵建议?
中央财办副主任杨荫凯给出的建议颇有针对性——建议广东牢牢扭住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加快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统筹培育、产业生态整体优化四项行动。
未来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业态、新技术涌现, 广东如何找准“赛道”?
对此,杨荫凯建议,广东可以在省级层面设立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未来产业识别遴选、前瞻培养和投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图谱。
“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突围工程’‘广东强芯’工程等重大专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链式改造’,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系统谋划了13项重点任务。
谢少锋建议,在这些方面,广东可以加强部省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开好局、起好步,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信领域各项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霍福鹏则表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强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广东高质量发展,持续支持广东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他还特别提到将持续支持广东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支持广东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培育更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昨天举办的多场分论坛还邀请到了国内多位重磅权威嘉宾,共同为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献谋划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广东已经结合自身所长、发展所需找准了发力点: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关心支持下,广东定能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
这场“新春第一会”也正式发出了一封“邀请函”:“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南方+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 邵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