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美军基地遇袭后,外界都在猜测拜登将何时进行报复。距离遇袭近一个星期后,拜登下令空袭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目标”,为何美军时隔近一周才发动打击?背后有何意图?
先来看下相关报道,据环球网消息,为了报复“亲伊朗武装”对约旦美军基地的袭击,当地时间2日深夜,美空军出动了,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近百个目标发动了打击。
(美军B-1轰炸机出动)
一名五角大楼官员表示,美军在这次空袭中动用了B-1轰炸机。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这还只是个开始。可以预见的是,美军接下去还将采取大规模行动打击“伊朗目标”。
虽然美军出动对“伊朗目标”进行了打击,但有分析认为,这个报复行动似乎来的有点迟,毕竟美国有不少政客等着美军发动报复性攻击已经等了好几天,为何拜登政府不在袭击发生后迅速采取行动呢?其实背后有着两个意图。
首先,自然是向“伊朗支持的力量”展示美国的强硬手段。
不管是在红海袭击商船的胡塞武装,还是此次袭击了美军基地的伊拉克武装组织,美国都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报复性打击,毫不手软。
此举一方面是试图对这些组织形成威慑作用,一方面是希望伊朗方面有所收敛。
其次,给伊朗一定的时间从叙利亚和伊拉克撤出人员,以免美国和伊朗之间可能爆发更广泛的冲突。
约旦美军基地被袭击后,拜登第一时间就发表讲话,一定会报复,但不希望和伊朗之间爆发战争,基于这个目标,等几天再进行攻击,给伊朗一个缓冲的时间,倒也适配拜登政府的意图。
对于美国来说,这样做既能让美军削弱那些“亲伊朗武装”的战力,又能极力避免与伊朗发生冲突的概率。
(美军空袭后的废墟)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虚的,虽然展示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却没有真正打击伊朗的战略决心。
这主要还是跟美国的中东战略有关,被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摧残过的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卷入中东的另一场冲突中。
因此从本轮巴以冲突发生后,美国就一直相当谨慎,避免战争外溢,千方百计防止自己被拉下水。
但事实上,美国虽然口口声声强调要维持中东和平,但净干些煽风点火的事情。明知道促成加沙停火,就能缓和区域危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以色列共舞。明知道督促以色列停火,胡塞武装就不会在红海攻击商船,偏偏选择了最粗暴的还击方式,结果导致红海危机愈演愈烈。
此次美军约旦受袭击的根源也在于美国支持以色列,美军伤亡惨重,拜登下令发动报复性攻击,除了加剧地区危机外,难道真的能吓到这些“伊朗支持的力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美军凌晨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发动空袭)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军开始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开始,不管美国愿不愿意,恐怕都暂时无法从中东顺利脱身了。
虽说美国和伊朗都在尽力避免与对方开战,但一旦战争出现外溢,最后的结果如何,就不是美国或者伊朗能控制住的了,而且如果发生战争,也不仅仅只圈住这两个国家,其他中东国家绝对会受到波及,到那时,局势恐怕更加糟糕。
不可否认,美国确实在中东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但从美军目前在中东地区的处境来看,说明美国此前经常实施的那一套军事霸权和各种强势制裁等已经在中东行不通了。
(美军,资料图)
如果不促成巴以冲突的停止,重新商讨“两国方案”,美国出动再多的兵力恐怕都无法从容应对战争的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