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的都是冷兵器,但其实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之一,也是中国创造应用的。不过西方国家比较重视并发展、普及热兵器。
明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火器,但在清朝打仗时却回归了冷兵器,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国家,这对火药技术西传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军事科技发展。只可惜,明朝虽然也用火器,但那时候大多数人的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对科学文化和科技制造的学习。所以,他们对于将火药运用到武器上的制作技术并不成熟,工艺相当粗糙,而且还臃肿笨重。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值文艺复兴时期,他们制造的火器比中国的精致多了。
到了雍正皇帝时期,因为国内安定无战争,他觉得已经用不到那么厉害的武器了,所以限制了火器的发展。当然,在清朝初期的战乱中,也曾出现过火器的身影,火炮在抵御外来侵略者时功不可没。但后来,雍正皇帝大清国是骑射得的天下,满人最擅长骑马射箭,在作战时凭借骑射勇猛冲锋就能打败敌人,火器用不太上。再加上当时国家安定,周围的小国基本都被收复,也没有引起大规模战争,所以对于火器的发展并不急迫。
当然还有方便统治的需求。清朝担心火器的普及可能会给他们的统治带来威胁,毕竟汉人太多,满人太少。如果火器技术进步后,士兵可以通过火器来远程攻击,这就使得平民也能够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清朝官方担心火器可能会降低其独有的军事优势,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威胁。
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极大地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而西方国家则致力于发展先进的战争技术,这导致了中国的远远落后,最终蒙受了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击。
尽管清朝在火器发展上存在一些轻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忽视了火器。在清朝后期,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近代化运动的影响,清朝开始逐渐引进外国火器,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改革。然而,这些举措来得晚且有限,未能对清朝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夏天生活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