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和妻子常为孩子的事发生矛盾,每次都以小事开始、大吵结束。
妻子几次怒吼我:“你就是喜欢反驳!”我觉得她不可理喻。
前天邻居来家里玩,我和妻子又吵起来,邻居尴尬地走了。
第二天遇到邻居,他小声地说:“哥,你对嫂子别习惯性反驳。”
“才不是呢!”我张口就来一句。他笑笑走了,而我愣在原地,原来我真的很喜欢反驳。
请问,我的行为真如邻居说的,是习惯性反驳吗?我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掉?
答
习惯性反驳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要反驳,最后把别人带入情绪的黑洞。
通常,习惯性反驳的人有3种表现。
1.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压根儿不听别人的观点。只要别人提出意见、想法,他就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2.他明明做错了,却不愿意承认。如果对方指出,他会找一堆借口反驳,如“这不是我的错”“这跟我没关系”等来逃避责任。
3.他不关心别的,就想争个输赢,甚至有时不是为事情而争论,而是为争论而争论。
为什么有人会习惯性反驳?
1.自尊心强
过于要面子的人,习惯于批评别人。他不仅想通过批评别人来维护尊严,而且想通过否定或反驳别人来获得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
2.触发了防御心理机制
心理学认为,通常我们更喜欢支持自己的人。一旦有人和我们的观点相悖,就会触发我们的防御心理,不由自主地想通过反驳来保护自己。
3.害怕被忽视
有的人存在感比较弱,但又不知怎样获得别人的关注,于是就通过反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受环境影响
如果父母是习惯反驳的人,那么孩子熟悉这种模式后,也会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
如何改掉习惯性反驳的行为?
1.训练正念
既然反驳别人是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价值,那么就一定要做正念训练,找回自我。如果你想反驳别人,最好马上提醒自己“我是有价值的,不需要用反驳来证明这一点”,从而给予自我支持。
2.管理情绪
不对别人的反馈过度反应,不把别人的建议性批评当人身攻击或者看成个人失败,这样你就不会认为别人是有意针对你,就不会那么愤怒,不会被衍生的不良情绪所控制。
3.有效沟通
别人提出建议、批评时,无论你有多么强烈的反驳欲望都要克制,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讲完,而不是不服气地打断别人。
等别人说完,你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换位思考,不是大度忍让,而是设想别人的思维逻辑、做事方法,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认知、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做到既理解、尊重别人,也保持自己的立场。
4.增强抗压能力
对别人的建议、批评,不要照单全收。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别人的问题,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别人的问题和不重要的问题,一笑了之。
医学证明,人在放松状态更容易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如果真对别人的建议、批评忍无可忍,不如转身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放松身心、自我抚慰。
请记住,摆脱习惯性反驳是一个人走向强大的开始。最后,希望你能尽快走向强大,加油!
END
作者:张 权
编辑:杨 子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