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就地保护成效显著,为何还要迁地保护?国家林草局回应
创始人
2024-05-17 00:09:12
0

原标题:大熊猫就地保护成效显著,为何还要迁地保护?国家林草局回应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被誉为“国宝”。1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得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界认可。

在大熊猫就地保护方面,我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为什么还要对大熊猫进行迁地保护?

对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司二级巡视员张月表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两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张月说,迁地保护在濒危特别是极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迁地保护种群是就地保护种群的必要备份,在就地保护种群灭绝的时候,是物种延续和重归自然的希望所在。我们国家的麋鹿、野马种群复壮和放归自然就是迁地保护重要作用的成功例证。

据张月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第一次普查的2400只下降到1100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前景岌岌可危,在当时迅速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为野生种群提供一个备份保障,得到了多数专家支持和认可。

目前,大熊猫圈养种群已经增长到728只,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迁地保护的另外一个目标即反哺野生大熊猫种群。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通过野化培训后,放归到存在灭绝风险的野生小种群内,能够有效补充种群个体并参与野外小种群繁殖,是保护野外小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放归了10只圈养大熊猫到野外,促进了小相岭和岷山南端的大熊猫小种群复壮。因此,实施迁地保护是推动大熊猫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就地保护共同构成了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一体二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比奥谈输球:侵略性和控制力在... 直播吧9月12日讯 北京国安客场0-2不敌河南队,赛后北京国安法比奥接受采访。 这场比赛对手射门是国...
长征十号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9月1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
海油工程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油工程(60058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机器人+」机器人引爆外滩大会... 来源:华夏时报 (灵波R1机器人厨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上海报...
安徽农垦推进“一喷多促”助力秋... 近日,在安徽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第六农业分场地块,一架满载混合药液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路线匀...
外媒:苹果 AirPods 实...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2日消息,据gsmarena报道,苹果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iPhone...
中科院植物所成功破解颗石藻光系... 中国日报9月12日电(记者 李梦涵)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
南昌男子夜宵时摸邻桌陌生女子头... 近日,江西南昌女子在饭店被陌生男子摸头一事引发关注。9月12日,涉事饭店老板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女子...
中航光电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航光电(00217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极智嘉南非首个机器人智能仓项目... 近日,全球智能机器人引领者极智嘉在拓展国际市场与合作伙伴的进程中持续释放势能:深化与屈臣氏集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