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为何丢失地方志?
创始人
2024-05-16 14:48:03
0

原标题:地方为何丢失地方志?

(如何充分了解一个地方的往昔岁月,尽快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懂行的人会告诉你,应该查一查那里的地方志。中国拥有长达千年的地方志修志传统,积累下举世赞叹的文献宝藏。而今,这项传承文明的工作还在进行,仍在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不过,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一些地方,地方志工作也面临着亟待重视的困境。2024年01月09日 来源:半月谈)

我国的方志起源很早,据古代典籍记载,大约在周代(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方志”这一名称。《周礼》一书有外史掌“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的记载。这里的“四方之志”和“邦国之志” 犹如后世的方志。《周礼·诵训》记载了“诵训”的职务是“掌道方志,以昭观事”。据各家的注疏来看,所谓“方”是指四方、方域。据唐代苏鹗的《苏氏演义》上讲:“言人所在里为方”。该书又引《易经》说:“方以类聚,居者以求其类”。所谓“志”,即“记”的意思。记述四方之事,就是“方志”。“诵训”所述说的方志,后人认为即是《周礼》外史所掌管的“四方之志”。“诵训”搜集这些“四方之志”的目的是为了给周天子讲述一些四方志书所载的史事,使其从中学习统治经验,以利于周王朝的统治。可见“方志”的名称,在周代便有了。而且,它从一开始就发挥着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重要鉴戒作用。

老一辈的读书人、文化人,思想大都单纯质朴,名利心很淡,但上进心却极强。只要自己认可的事,他们往往不计得失、持之以恒,且从一而终。这样的处事原则和治学品质,注定了他们不甘平庸,也不会平庸。而今天的许多读书人和文化人,往往名利心重,常计较得失。由于用心不专,心浮气躁,既耐不得寂寞,又吃不得苦,加之缺乏精益求精、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精神,所以,即使许多人天赋、出身、学历、环境等都很优越的人,却终其一生都碌碌无为,难以取得重大成果,流大作于后世,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霁云翔电子取得用于遥控设备的遮...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霁云翔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遮...
原创 美...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中美贸易的紧张局面刚得到缓解,美国又接连推出两项关于人工智能(AI)的新政策...
熬3天看了一百多款、跑十几家手... 2025年性价比手机大盘点!这10款堪称年度神机! 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选手机就像选伙伴,合不合...
华为余承东清华演讲:开发系统难...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今天(5 月 23 日)分享了昨日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录播视频片...
OPPO携手华为、vivo、荣... 5月22日,2025 融合快充(UFCS)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作为融合快充生态的关键推动者和重要...
“高新”元素闪耀第四届中东欧博... 淘金数智展区。 这些天,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如火如荼地进行,宁波高新区精选...
【理响中国】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 【理响中国】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为何不可阻挡 近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
文博会观察:“科技+文化”AI... 中新社深圳5月22日电 (张璐)AI弹奏钢琴,人机棋艺对决,数字算法刺绣……在22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
原创 如... 在探讨这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食物,那么这种食物将承载着人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