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建筑,故宫博物院自其开放以来便凭借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穿越重重山海前往北京一睹它的风采。
然而,众多去过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游客,都曾反映过同一事件:故宫内部的“多功能厅”养心殿,无论寒冬酷暑,里面都给人一种阴冷潮湿感。
为何坐拥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的故宫,唯有养心殿有如此情况?
这项困惑不止来访的中外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连负责故宫内部文物保护、修缮的工作人员也说不出具体原由。直到2015年底,养心殿迎来“研究型保护项目”,随着修缮的深入,专家们才终于揭开了这困惑多年的谜团。
本是皇帝偷懒之所的养心殿养心殿坐落于故宫内廷西路,其内部布局相较于恢弘磅礴的太和殿,养心殿的结构精致且紧凑。
清朝的大多数皇帝,都将养心殿作为自己的书房、办公厅以及休息卧室。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养心殿修建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了皇帝能够躲避繁杂的政务而偷懒的“避难所”。
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涌现出了如朱厚照、朱由校等多位“奇葩皇帝”,但终其国祁276年,所受争议最大的无疑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有人称其权术无双、智力绝伦,也大有人称“明朝衰亡”始于嘉靖的放任朝臣。
在即位之初,嘉靖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智慧与手腕,尚未成年的他便成功战胜四朝元老杨廷和逐步掌握皇权。
之后十余年,嘉靖更是励精图治,将武宗留下的烂摊子整理的井井有条。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个甚至可以比肩弘治中兴,甚至媲美仁宣之治的另一盛世即将来到时,嘉靖竟然“一夜间”转了性。
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熜下令于皇城内廷西部,修建一座新殿名为“养心殿”。殿名取自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之思想,而事实上嘉靖建造其的目的也正是出于“寡欲”之目的。
当养心殿落成之日,嘉靖便开始于此深居简出,直至最后专精于在此地修仙炼丹而不理朝事。
如果你以为因为一味修仙求道而被后人戏称“嘉靖道长”的朱厚熜已是怠政的极品,那就大错特错了。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嘉靖的孙子万历,可是将爷爷“不理朝政”这个好传统发扬光大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万历二十二年,皇帝朱翊钧下令大肆修葺养心殿,规模较之爷爷嘉靖更加宏大。毕竟,嘉靖修建养心殿的目的虽然有躲避政务之嫌,但更多的是想要求道成仙。
而根据道教“清静无为”的理念,养心殿自是不可能太过奢靡辉煌。
但万历不同,他没有爷爷那般着魔的迷信,他修葺养心殿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要躲在这里享福。
在这内廷之中,万历一躲便是二十多年,搞得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党争激烈,极大地损耗了明朝国本也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清朝入关后,各代皇帝一直将万历作为反派教材教育子孙。最富盛名的康熙皇帝,更是将万历称为“宅男天子”,还在养心殿找到了万历私藏的“200万金”。
不知这是事实还是康熙为了教育儿孙而编造的故事,但有一点肯定康熙对万历甚至是其居所养心殿都持鄙夷之态度。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自己离世后,子孙后代不仅没有“记住”他的教诲,反而将居所也从乾清宫搬到了养心殿。
清帝的“多功能办公厅”康熙去世后不久,雍正便“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搬离乾清宫,将寝居地点挪到了养心殿。
众多野史、民间传说认为,雍正不在乾清宫居住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害怕住在乾清宫里会受到父亲康熙的“英灵”责骂才搬到了养心殿。
但事实上,纵观雍正十几年的执政生涯,“务实”、“求真”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又岂会如传说中的那般不堪。
雍正之所以要将寝宫搬到养心殿,全然是为了工作需要。
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喜欢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自乾清宫到乾清门的距离不算近。但养心殿不同,除了距离乾清门的距离更近,其内部结构也是雍正所看重的地方。
养心殿的平面结构图呈“工”字形,分为前殿与后殿两部分,中间只有一条走廊连接。
作为日常工作的前殿,正殿面作为处理日常事务,东暖阁则作为平常小憩的地方,西暖阁作为召见军机大臣等朝中重臣的“秘密谈话间”。
而后殿,则成为了生活起居的休息寝宫。因为雍正的勤政近乎“搏命”一般,所以这座从“家”到“办公室”不过分分钟距离的养心殿简直是雍正心中的“最佳居所”。
此后直到封建制度终结,清朝的所有皇帝都将养心殿作为了自己的寝宫、办公场所以及读书之地。这里,可以说是真正见证了这个“天朝上国”的兴衰荣辱。
福泽半个多世纪的真正盛世之改革政令,从养心殿一项一项确立并发出通向全国;被西方列强任意凌辱、强迫的众多不平等条约,也从这间行政、起居和一的宫殿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允准。可是,为什么8位皇帝,将近2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异样感觉,而等到故宫博物院开放之后,今人却从里面感到了异常阴冷?
揭秘养心殿的阴冷之谜自从养心殿被开放参观以后,到访的游客总会一踏进红漆的殿门便迎面感到一种阴寒之冷直入皮肤。
即便是在盛夏之际,外面无论多么干燥炎热,只要在养心殿里待得久了,就会感到浑身阴冷潮湿,很不舒服。
面对游客的反应,故宫的工作人员只以为是空调开得过大,为了不让殿内的木质建筑因此脱水严重而采取定期补湿导致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人员发现原因并不在此。
这则消息传出后,一些崇尚迷信的人开始浮想翩翩。因为,曾经有两位清朝皇帝正是在养心殿暴病而亡。这一说法当然荒谬至极,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而作为皇帝寝宫的养心殿,皇帝在此生病、去世又怎会稀奇。
可虽然鬼神怪力之说不可信,但养心殿内常年阴冷潮湿之感却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为了防止养心殿内的木质建筑被空调吹得干燥开裂,还会定期补充湿。
但后来发现里面的木质建筑因为潮湿而略有损害后,便停止了补湿。
可即便如此,养心殿内的阴冷潮湿之感仍旧没有消失。就连负责故宫文物修缮的专家,也给不出专业的解释,直到故宫“百年大修”的来临。
在本世纪初,为了完整地保存好故宫古建筑,党和国家便制定了一个大工程——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工程。因为这是自封建时代结束以来,修缮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的一次整体修缮,因此也将该工程称为故宫的“百年大修”。
根据整体规划大纲,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故宫古建筑修缮工程共分为三期进行。
而作为故宫博物院重要组成部分的养心殿,自然也成为了故宫修缮的重中之重。
为了能够将养心殿修缮一新,将此前开放参观而露出的问题一一解决,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研究型保护项目”并做“闭门”。
但直到“闭门”将近3年后,养心殿才正式开启了修缮工作。
许多人不解其缘由,甚至纷纷猜测是不是养心殿内的“某些东西”已然无法掌控,才会提前进行“闭门处理”。
其实,在这2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故宫对开展修缮的人员进行了八大技艺、上百项传统工艺的系统培训,直到2018年9月全部人员通过考核后才开启了养心殿的修缮工作。2018年9月3日,以“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为理念,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宣布养心殿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并将其作为故宫“百年大修”的收官之作。
也正是在这次修缮工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困惑多年的“养心殿阴冷”之谜。
在修缮养心殿地板时,专家们将原有地板小心翼翼地一一掀开,检查各块地板的受损情况。然而,当他们将地板掀开后,映入眼帘的不是想象中的泥沙,反而是一排排由砖瓦砌成的管道。
当看到这些管道时,专家们立刻便明白了养心殿为何常年都阴冷潮湿了,并不由得佩服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原来,因为北京地处我国北部,气候干燥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而古代又没有如现代这般发达的取暖、降温措施,所以工匠们想到了一件奇特的方式,用来解决皇帝的取暖、降温事宜。
他们在整个养心殿的地下,都铺设了这种管道。经过修缮专家的考核与分析,觉得这些管道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下水管道,一种是地坑烟管道。
顾名思义,地下水管道,主要是用来夏季的降温。因为地下水清凉无比,通过那些管道注满整个养心殿,这样便可以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而地坑烟管道,就是在冬季的时候,通过燃烧木材,使热气流入预设好的管道内为整个养心殿提供保暖,与北方农村的土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项大工程,因为无论是地下水还是燃烧木材所产生的热烟,都不是可以永久供能的。
甚至可能存在的功效很短,毕竟经过数次的修缮与扩建,清朝时的养心殿早已不是嘉靖时期只为炼丹而建的规模可比。
所以,这项工作应该是有着皇宫内专门的人来负责此事。而随着绵延了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倒塌,那座曾经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可随着曾经皇权的倒塌,那曾经为皇帝享受而日夜操劳的工人也早已人去楼空。
但他们却忘了,在他们离去前,养心殿内注入的降温地下水还留存于管道中。
直到百年以后,引起了无数人精怪离奇的猜测后,才最终由修缮专家找到了这背后的缘由。
养心殿背后的秘密这次养心殿的全面修缮,专家们可不是只针对地砖,养心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进行了全面修缮。
其中,最令人诚服的还是房顶的修缮。作为这项“百年大修”的收官之作,第一项屋顶瓦片的修缮就非常耗费时间与精力。
工作人员将屋顶的琉璃瓦片一片片地揭开,并为其逐一赋予编号,以便日后的修缮工作更好展开。
据统计,整个养心殿的屋顶琉璃瓦,总数高达71万多片。
在这71万多片的琉璃瓦中,有距今几百年的雍正、乾隆等年间的,还有进入新世纪后现代琉璃厂所铸造的瓦片,总共共有110多种不同款式。
而成为这些专业人员在高强度与专注力的修缮工作之余的笑谈,莫过于养心殿修建时,那些古代匠人们所采用的“小技巧”。在修缮养心殿后殿的卧室时,工作人员发现后殿顶棚的卷棚式硬山顶结构,与当时所采用的木质结构有着很大差别。
说白了就是为了省时省力,那些匠人们将修建的方法大大简化,只是做了一个看上去一样的外形。
不得不说,这可不仅仅是艺高人胆大了,要知道在古代这种“欺君”的做法可是要株连家族的。
养心殿修缮过程中的细致与专业,以及所遇到的趣事,都是本世纪故宫“百年大修”的冰山一角。600百年的沧桑巨变,没能让这座恢弘的建筑改变摸样,未来的600年也将同样如此。
希望下一个600年、下下个600年,故宫仍能以完整的姿态,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故事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