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18日,上海公共租界成都路的“德康医院”之中,三名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特务穿着便衣在医院的楼道里游荡,凶神恶煞,来者不善。
他们一间病房一间病房地视察,有医护人员来阻拦,他们说是为老板物色“病房”,医护人员面对他们毫无办法。
白色恐怖之下的上海,不少人见过这种架势,好好的人被怀疑是共产党,在大街上就会被拖走,甚至直接动枪。
今天住在家门口的邻居,明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在租界,这些人至少不敢直接开枪。
走廊最尽头的一间病房里,赣东北苏维埃及红军代表邵式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同志还未意识到危险。
从15日开始,中共中央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就在这所医院之中秘密举行,讨论红军的组织和苏区建设等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苏维埃区域、红军和各省区、产业中心的工、农、兵、贫民、革命青年及各革命团体的代表共计49人。
为了会议顺利进行,保证每一位代表的安全,周恩来亲自参与策划安全工作,仅仅是选择会场地点就进行了数次的勘察和对比,最终选择了 “德康医院”。
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因为医院人口流动大,代表们到达上海之后,由地下党员安全送到医院,扮成病人住在医院之中。
邵式平
所有的代表进入医院内不能外出,也不能和外界通话,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和其他同志。
然而就到会议的最后一天,还是有三名特务摸了过来,他们其中一名是少校督察官钱祖谊,另两名是他的部下。
此时,医院里面的代表绝大多数已经撤离了,只剩下了最后一名代表邵式平,还有协助这次会议组织工作的陈潭秋。
两位同志的照片敌人都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钱祖谊知道此时不能直接对他们动枪,甚至不能直接逮捕。
在当时的上海,租界是不允许国民党警方随意在租界逮捕人,必须要有相关部门出示证明,还要办理引渡手续。钱祖谊只能让两名手下将邵式平和陈潭秋以“转院”的名义带走。
两名同志身上没有防身武器,无法和带着枪支的三名特务搏斗。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其中一名特务突然拔出了手枪,在现场敌我四个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对着另外两名特务“砰砰”开了两枪,这两名特务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毙命了。
邵式平和陈潭秋立刻明白,这是碰巧遇到了正在潜伏的同志。只听对方说了一句:“他们已经死了,你们别管我,两位长官请立刻离开,把我的枪带走!”
他毫不皱眉,对着自己的左侧臂膀就开了一枪,邵式平和陈潭秋根本没有时间详细交代或表达感谢,匆匆带着枪就走远了。
情况紧急,邵式平和陈潭秋也为此事懊悔不已。
陈潭秋
成都路捕房巡捕赶到的时候,就看见两名死者和一名伤员,而伤员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
两具尸体被送到租界的停尸房,而伤者被送到另一家租界的医院“广仁医院”救治。
淞沪警备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同时注意到了那名伤者,他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大队一名普通的特务,也是一名正在潜伏的优秀地下党员,他叫赵宝昊。
赵宝昊,浙江宁波人,家境贫寒,14岁来到上海,在机器厂做维修工。一次机缘巧合,赵宝昊接触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专门帮助他们修理枪支。
他是一个人才,也是一个内心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人,在和中共党员的接触之中,他的觉悟逐渐提高,他留在地下党组织之中,也提出想要直接参与战斗。
赵宝昊不要薪酬,为第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检查修理武器,不久后,赵宝昊也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加入侦缉大队是组织的安排,在打入敌人内部之后,赵宝昊经过了特务训练,并且一直在侦缉分队里。他收集的情报单线交给上峰,他不和其他任何人有联系。
三年来,赵宝昊除了收集情报之外从没有执行过任何任务,组织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他这条线。
这次秘密会议,赵宝昊其实是不知道的,他当时正在大街上调查另一桩案件,就被督察官钱祖谊拦住,把他和另一名特务汪某带到了医院。
赵宝昊一直到医院都不知道抓捕的人到底是谁,一直到见到了邵式平、陈潭秋。
他入党没多久就进入了潜伏状态,从没见过邵式平、陈潭秋,但他认得两位前辈的照片。
就在这几分钟的时间之内,赵宝昊必须做出选择,他开枪杀了钱祖谊和汪某,并且伤了自己。
赵宝昊自伤并不能洗脱自己的嫌疑,他住在“广仁医院”之中,一言不发,以免言多有失。
警备司令部的人还没有派人来的时候,中共地下党已经派了一名同志曾先生找到赵宝昊。
曾先生趁着无人看守,立刻向赵宝昊下达了组织的任务:“这个案子,其中一名死者是少校军官,警备司令熊式辉必定会知道,蒋介石也可能会被惊动。组织已经紧急研判过,你可以继续潜伏,组织派人勘察过现场,你可以说是被人袭击,从窗外开枪,这个说法是符合常理的。此外,组织还有一个任务,你要弄清楚敌人怎么会掌握“德康医院”召开重要会议的情报,到底是谁出卖了同志们。”
赵宝昊仔细记下了曾先生的话,按照曾先生的嘱咐应付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派来询问的人。
赵宝昊是孤儿,单身汉,在上海没有住所,就住在集体宿舍里面,他的背景查不出什么东西。
而且好巧不巧,赵宝昊曾经帮熊式辉修过一把象牙柄勃朗宁手枪,这把手枪是蒋介石送给他的,熊式辉视为升官发财的象征,结果熊式辉一天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枪弄掉进茅坑里面。
手枪被捞上来之后,熊式辉让人好好清洗了一遍,找了很多能工巧匠想要修理好,他很迷信,一定要生辰八字合适的,还要看起来合眼缘的,最终他挑中了赵宝昊。
赵宝昊在我军修理机枪多年,应付这把手枪很容易,熊式辉非常满意。
听说这次受伤被调查的是赵宝昊,就让下面的人审查他的时候不要为难他。
熊式辉都发话了,赵宝昊也就等于通过了审查,很快就出院了。
这件事原本赵宝昊就已经完全脱身,接下来他就利用自己三年来积累的人脉打探消息,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
1930年6月18日,组织收到赵宝昊的情报,他有重要线索,要和上峰在龙华寺见面。
这是赵宝昊潜伏后第一次主动联系组织,他肯定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查出了真相。
熊式辉
来龙华寺和赵宝昊对接的还是曾先生,曾先生正准备出门,却听到了一则噩耗——赵宝昊同志牺牲了!
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另一名内线汇报组织,就在赵宝昊所住的宿舍门口,几名特务嚷着要逮捕“共党潜伏分子”。
赵宝昊打死一人、打伤两个人之后开枪自尽了。
赵宝昊的牺牲让大家都很诧异和悲痛,周恩来立刻派人对出卖会议情报的叛徒和赵宝昊被害的案子进行调查,但多年来一直没有调查出结果。
此案件因为发生在马年,后来被称为“马字三号案”。
此案在白色恐怖之下调查难度太大,所以,在一个月之后暂时搁置。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五次反围剿、长征、西安事变、全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赵宝昊的牺牲,这起发生在1930年的悬案,不得不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一直到解放后,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向上海市公安局下达命令成立了“历史悬案调查办公室”(简称悬办),针对历史上我党各个阶段悬而未决的案子重新启动调查。
悬办一共分为六个专案组,著名的120两黄金遗失案就是由悬办三组破获的。
1949年11月,周恩来总理召见了罗瑞卿,对他严肃的说:“瑞卿同志,这件事我必须要请你来。”
这次罗瑞卿被请过来,就是为了19年前,那场一直困扰着周总理的“马字三号案”!
这个悬案,交给了悬办第四专案组负责,组长洪思愚是中共老地下党员,从抗战之前就已经在做情报工作,经验丰富。
他手下四名组员是梁任重、宋有谷、蔡微鑫、张福仁,基本上原来都是侦查员或者刑警,有着多年的破案经验。
赵宝昊牺牲之前没有给组织留下只言片语,他长期潜伏在敌人内部,所有的物品都已经不知所踪,而且有关于赵宝昊的资料少之又少。
专案组决定从赵宝昊遇害那天开始查起,赵宝昊当时杀死一名敌人,还有两名活着,他们身上应该有线索。
此外,案发当时在赵宝昊所住的宿舍门口,应该还会有目击证人。
侦查员分为两组,张福仁、宋有谷、梁任重去找另外两名活着的特务;洪思愚、蔡微鑫去寻找当年的目击者。
张福仁三人先去市档案室寻找档案,但敌人的档案混在一起,全部在库房,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想要调查出名字都不知道的几个人很困难。而且这些档案涉及到机密,如果他们想要查阅,还要华东军区政治部出具证明盖章才行。
所以查找敌人档案这条路暂时走不通。
洪思愚和蔡微鑫则直接去查找20年前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赵宝昊所在的直属分队驻地在龙华镇南侧镇口的一座废弃道观内。
当年赵宝昊所居住的这个道馆已经被日军炸毁了,所以他们只能找寻当年居住在道馆附近的人。
洪思愚两人询问到当年集体宿舍有个门房老吴还活着,他们喜出望外,立刻去老吴家里拜访。
老吴一听两位干部是来调查悬案的,善谈的他也十分好奇,坐下来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
他年龄虽大,但记忆一点都不模糊,他给直属分队当过三年门房,遇到的稀罕事没有几件,赵宝昊遇害当天的情形他记得非常清楚。
那天他正在整理邮差送来的信函,有五名特务气势汹汹赶到,一来就问老吴赵宝昊在哪里。
这五名特务有两个人老吴认识,一个是军法处的军法官阎望仕,因为心狠手辣,审问手段残忍,所以也被人喊“活阎罗”。另一个是侦缉大队一中队的特务探长小郭,无锡人,娘娘腔,经常来这里找人喝酒,和老吴比较熟悉。
老吴见他们来找赵宝昊,以为是要赵宝昊出去执行任务,他其实没有注意到赵宝昊今天有没有外出。
几人就到赵宝昊的宿舍里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正准备走,这时候远远看见赵宝昊回来了。
赵宝昊刚从龙华镇回来,手上还有芝麻酥糖,他还不知危险来临,一边走一边吃着。
阎望仕立刻掏出枪,招呼手下将赵宝昊抓住,大喊着“共党潜伏分子”,赵宝昊面不改色:“你们有证据吗?”
阎望仕可不解释,上来就要逮人。赵宝昊突然对着小郭冷笑着嘲讽起来:“小郭,侬是名不虚传的十三点——无锡十三点,十三点!”
小郭娘娘腔没少被人冷嘲热讽,现在赵宝昊海拿他说事儿,他怒不可遏,正要冲上去,赵宝昊突然拿出一包石灰,撒到几个人面前。
几个人都被石灰粉伤了眼睛,他们都掏出枪对着赵宝昊乱射一通,赵宝昊中枪后还瞄准三个人,打死了其中一个。
但赵宝昊也被枪射中,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举起手枪对着太阳穴射击自尽。
老吴看到了全过程,惊得走不动道。他还看到马路对面扫大街的薛瘸子也在,薛瘸子也远远瞧见了全过程。
专案组找到了薛瘸子家,薛瘸子已经去世了,但他曾经将这件事告诉过儿子,和老吴所说差不多。
洪思愚仔细分析了阎望仕这个人,他是军法处的,军法处并不负责调查案件,只负责逮捕。
也就是说,此时敌人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证据证明赵宝昊就是中共地下党员。
难道赵宝昊在向组织传递消息的时候被发现了吗?应该不是!如果阎望仕知道赵宝昊当天计划和组织见面,一定不可能这么快就对赵宝昊动手,而是会等着赵宝昊和上峰交接时动手。
那么,阎望仕掌握的证据是什么呢?
现在破案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阎望仕。
老吴说阎望仕在赵宝昊牺牲后就没有出现过了,连侥幸逃过一命的小郭也不见了。
看来这起抓捕任务失败,阎望仕应该是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已经调离了这里。
侦查员继续走访群众,得到了一个消息:阎望仕喜欢吃糕团,他经常买申驼背的糕团。
专案组找到申驼背之时,申驼背还在卖糕团。申驼背和阎望仕关系很好,他果然知道阎望仕去了哪里。
原来当年熊司令听说他们5个人没有逮到一个共产党员,想到自己被赵宝昊骗得团团转,气得直拍桌子。阎望仕被调到江苏第二监狱当狱卒,而小郭直接被开除了。
江苏第二监狱在漕河泾镇,阎望仕毕竟原来是军法官,去了第二监狱之后也备受照顾,当了三天狱卒就被安排去做了采办员,可以到处走动。
阎望仕闲来无事还会回来买申驼子的糕团,和申驼子闲扯,申驼子才知道这些。
专案组马上顺着这个线索寻找到漕河泾监狱,还找到了保存完整的监狱档案。
果然,在赵宝昊牺牲之后,阎望仕在7月2日来监狱报道,在这边浑浑噩噩过了6年,1936年3月提出辞职,走了。
监狱没有留下阎望仕后面的行踪,但是根据专案组在漕河泾镇打听,阎望仕在这里的六年过得可真是逍遥,借着采办员的身份捞了不少油水,还在这个小小的镇上发展了三个情妇。
这些情妇都是商铺的老板娘,都是为了做点小买卖巴结上阎望仕。其中有一个情妇是专门经营煤炭的,姓蒋,是个寡妇,和阎望仕勾搭上之后就和他同居在一起。
专案组找到蒋寡妇的时候,蒋寡妇很紧张。
原来她的一生也是颇为精彩的,他的丈夫是个帮会头目,她本人参加过“一贯道”,勾搭过三名汉奸,阎望仕也不过是她的“过客”。
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门楼
蒋寡妇丝毫没听阎望仕说过赵宝昊,但她知道阎望仕当年离开第二监狱的原因。
阎望仕很贪财,1936年,有人用高价收买阎望仕,希望他帮忙放走一个判处五年徒刑的强奸犯张阿根。
阎望仕一看对方拿出5两金条,马上喜滋滋照办。
当时兵荒马乱,原本一个强奸犯放了,在旧时期的监狱里不算个事。
但不久之后,阎望仕突然知道了,这个所谓的张阿根根本不是什么普通强奸犯,他是奉贤著名水陆两栖江洋大盗梁六龙。
阎望仕最先得到消息,军法处已经得知梁六龙真实身份,就等着审问了。阎望仕乘着监狱还没反应过来,赶紧辞职逃之夭夭,后来蒋寡妇就没了阎望仕的消息。
根据蒋寡妇的线索,专案组一路寻下去,最后得到了一个非常让人失望的结果——阎望仕早就死了。
阎望仕辞职之后去投奔了梁六龙,而梁六龙因为一句话的冲突,将阎望仕给杀了。
回头一想好歹他是自己的恩人,梁六龙还给他办了个挺体面的葬礼,还放话说他喝酒喝死的,以保全自己的江湖名声。
没想到阎望仕竟然这么死了,这条线再也续不上了。
特务这条线断了,难道这桩案子永远都要成为历史迷案了?
专案四组不甘心,烈士牺牲了,就算已经过了20年,还是要给他的家人一个说法,也要让罪人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
洪思愚将现在的调查结果报告给杨主任,杨主任建议他们从头到尾再梳理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于是,专案组的侦查员们再次进行了一次梳理。
他们将赵宝昊可能暴露的时期分为三个时间段:住院期间,调查期间,与组织联络等待交接期间。
如果阎望仕得到了他和组织联络的具体消息,肯定会前往会面点蹲守,而不是去宿舍里面寻找;调查期间被发现端倪的可能性也很小,赵宝昊潜伏三年从未出过差错;最后,赵宝昊在医院里面接触的人比较多,而且他身上有伤,接受审问,会不会在这段时期出现了问题?
此时,专案组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但一直被忽视的点。国民党特务不是傻子,赵宝昊在情急之下对着自己的左胸射了一枪,如此近的射击,一定会在衣服上留下痕迹。
自伤的枪口和外伤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赵宝昊被送到广仁医院之后一直被租界的警察监视着,他身上有伤,不可能亲自去销毁身上的那件衣服。
难道来调查的特务没有检查过那件衣服吗?
侦查员马上就想到了为赵宝昊处理伤口的外科医生,这名外科医生一定是能看出赵宝昊衣服上的痕迹的,他在国民党特务赶来之前将衣服销毁了,还给赵宝昊换上了医院的病服。
这名医生为什么要帮助赵宝昊隐瞒呢?
专案组开始寻找当年广仁医院的这位外科医生。广仁医院现在已经改名为“宏仁医院”,幸运的是,这家医院管理很规范,多年来的档案都保存得很完整。
侦查员很快就找到了1930年赵宝昊入院的记录,当时给赵宝昊处理伤口的医生名字叫方仲知,但方仲知现在不在上海了,很早以前就去了香港。
根据医院留下来的人事档案,方仲知是在赵宝昊牺牲的当天,也就是6月18日突然消失去香港的,甚至没有来得及办理辞职手续。
这也太过巧合了!
除了这名医生之外,当时辅助方仲知给赵宝昊做手术的还有三名护士,分别叫钟文雅、姜曾珠、司徒萱。
姜曾珠和司徒萱现在还在医院里面做护士,钟文雅在方仲知去香港两年之后也去了香港,和方仲知结了婚,当时方仲知已经安顿下来,在一家英国人开的医院里面担任外科主任。
方仲知夫妇去了香港,调查难度就大了。
专案组先找另外两名护士了解情况,她们还记得当年的情况。
方仲知是医院里医术有名的医生,22岁的钟文雅是她最为得力的助手。姜曾珠和司徒萱当时的年龄才20岁,虽然只小两岁,但是技术和钟文雅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方仲知当时做手术的时候,只要钟文雅一个人在身边就能够顺利完成。但医院规定一个动手术的医生必须配备三个以上的护士,所以方医生给赵宝昊做紧急手术的时候,就把正在吃饭的姜曾珠和司徒萱喊来了。
姜曾珠和司徒萱来到手术室也只是递一下东西,他们对伤者了解不多。
方医生后来突然离开上市,两名护士都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但钟文雅后来嫁给方医生她们是知晓的,三个人还保持着联系。
方医生夫妇结婚的时候,两位护士还一起送了一份礼物。
钟文雅是上海人,两家都住在霞飞路,而且相距并不远。于是,专案组的侦查员就来到了方家和钟家调查情况。
方仲知是留洋华侨,在国外学的医术,父亲是上海知名律师。
方仲知的母亲尚在,已经快七十岁了,方仲知的弟弟都是大学教师。
方家一家都没有涉政,都是本分的文化人,方仲知去了香港之后和家人的联系并不多,只是1943年父亲病逝的时候回来奔丧。
钟文雅去了香港之后从没有回过上海,而且有关她的资料也不多。调查组为了不惊动两人,并没有太过详细地审问他们的家人。
就在专案组考虑怎么才能找个理由让方仲知夫妇回来的时候,他们竟然得到消息,方仲知夫妇自己回来了。
原来,方仲知的母亲即将七十大寿,他们是回来给母亲过寿的。
一切就是这么巧合,专案组找到了关键线索,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冥冥之中似乎也在为烈士昭雪。
方仲知夫妇这是在解放之后第一次回来,按照规定,他们回来之后要到当地派出所报临时户口。
他们出示了证件和车票,就在这个时候,一群民警走了进来,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洪思愚见他们十分紧张,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和他们聊起了香港的情况,在闲聊了几句话之后,洪思愚已经能够大致判断出方仲知的性格,他就是个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弯弯绕绕,也没有故意欺瞒什么。
侦查员这才问起了当年赵宝昊治疗的情况和他突然前往香港的原因。
方医生一五一十地回答,原来当年他在医院还是比较有威望的,就连杜月笙家的管家万墨林也接近结交了他,他后来被杜月笙收为弟子,加入了青帮。
有了这一层身份,方医生时常会帮助青帮的人疗伤,有时候遇到棘手的情况,方医生也要按照帮派的意思在伤口上面作假。
杜月笙
方仲知是不认识赵宝昊的,但在赵宝昊进医院的前几分钟,方仲知接到一个好友的电话,此好友姓章,当时也在帮会,他告诉方仲知马上就会有一名受枪击的病人送来,一定要把创面处理干净,要经得起法院鉴定。
下一刻,赵宝昊就送进来了。
方仲知做手术的时候立刻看出来这是自伤,他明白了章某得意思,就支走了其他两名女护士,只留钟文雅在身边。
手术结束之后,他让钟文雅处理了有烧焦痕迹的外衣。后来,阎望仕来询问他病人的情况,他按照章某的意思说是被他人射伤。
方仲知连这名病人叫什么都不知道,但没想到一个月之后,青帮一个好友打电话给他,说他惹上事了,现在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马上就要来逮捕他,罪名是“包庇共党分子”。
方仲知根本来不及细想。章某也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他迅速做出了反应,派人把方仲知送到了黄埔码头,给了他一笔钱,直接将他送到了香港。
方仲知到香港安顿好之后,才写信给钟文雅,后来和钟文雅结婚。
上海解放之后,不少曾经在青帮的人也来到了香港,万墨林见到了方仲知,和他说了当年他医治的伤员的确就是共产党。
方仲知所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他救了赵宝昊,也因为此事遭了罪,背井离乡来到香港,连回家都只敢待两三天。
他如果出卖了赵宝昊,没有理由逃跑。
那么,到底是谁呢?
正在洪思愚思索之时,姜曾珠来到了公安局,她说有急事找洪思愚。
原来洪思愚上次找她们打听线索的时候曾经留下了地址,希望她们如果想起了什么,一定要找公安局反映一下。
姜曾珠见到洪思愚就开门见山:“司徒萱可能有问题。”
原来,自从专案组调查过之后,司徒萱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发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她最近工作之中还出错了。
司徒萱的丈夫是黄埔分局的留用警察,这天她们下班一起回家,司徒萱突然说:“我老公说,最近公安系统正在整顿,以前但凡参与过迫害地下党和民主人士的留用警察,都要主动交代,他们要被收审,有的被查出来也会判死刑。有些人是平时话太多说出来,被人检举的。”
姜曾珠随口说了一句:“这些人好傻。”
司徒萱说:“是啊,所以我们也要多注意。”
姜曾珠回家之后将这件事随口和丈夫闲聊说起,丈夫是个数学老师,马上反应过来:“司徒萱又没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多注意一些?”
这句话点醒了姜曾珠,她赶紧来检举了。
万万没想到,司徒萱口中那些“话多的人”成了自己,她竟然也是被检举揭发的。
这次,司徒萱面对专案组,瑟瑟发抖,泪流满面。
没错,她就是害了赵宝昊的那个人,而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她嫉妒钟文雅,暗恋方仲知。
钟文雅能干漂亮,方仲知对她的喜欢溢于言表,司徒萱怎么都想不明白,她觉得自己样样都比钟文雅好。
这天,钟文雅拿着赵宝昊的衣服去太平间焚烧销毁,走在路上被外籍值班医生喊去帮忙,她很相信司徒萱,就把衣服给了司徒萱,让司徒萱送到太平间烧了。
司徒萱隐隐觉得这件衣服有问题,她并没有销毁,而是留了下来。她发现了衣服上灼烧的痕迹,很快就琢磨出来,方医生和钟文雅在作假。
6月17日,方仲知约钟文雅去电影院看电影,司徒萱因为嫉妒冲昏了头脑。她并不管那名伤员是什么来头,她对政治也是一窍不通,她单纯就是因为得不到就想要毁灭。于是,她把这件衣服交给了警备部,还写了一封检举信。
她明明知道这封信很可能把两个人都害死,但她还是写了。没想到方仲知逃了,钟文雅依旧和方仲知结婚。司徒萱的目的根本没有达成,她大哭一场,心灰意冷,后来嫁给了国民党警察局的一名财务人员。
一直到现在,司徒萱才从侦查员的口中得知,她的嫉妒行为,竟然害死了一名地下党员。
20年后,司徒萱最终因为自己的自私和愚蠢,得到了审判,被判处死刑。
司徒萱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但这个案子并没有完全结束。正当洪思愚准备继续调查之时,杨主任告诉他,此案宣告结束,真相已经知晓了。
洪思愚很疑惑,但并没有多问。
一直到数年之后,他才知道,当年赵宝昊牺牲之前,看到老吴和薛瘸子都在观望,他故意惹怒特务喊出的那句“无锡十三点、十三点”其实是一句暗号,用宁波话喊出来是“沪西十三点、十三点”。
“沪西二十六”是当时上海一名地下交通员的代号,他就是出卖“德康医院”秘密会场的叛徒。
之所以停止调查,因为这名叛徒已经在1930年出卖同志时被发现,已经锄杀了。
至此,“马字三号”案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