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报讯(记者程功 见习记者王凤涛 通讯员贾得天)近期,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聚焦生态文明保护,共建美丽中国”雄安新区学习小队走进雄安新区,在访问学习当地企业、参观地标建筑、生态门户及展馆等代表性地点中探寻独特的“城市基因”。
学习雄安新区的建设智慧,对于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未来更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乃至绿色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参考范本。
走出白洋淀站,站前的5G智慧路灯就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路灯顶部的微型风机与太阳能电池板都能产生清洁的电力,满足日常智慧照明及充放电需求。
白洋淀站广场上的智慧路灯
实践队伍先后参观了中国雄安集团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雄安印象展览馆,雄安会展中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等地。
在中国雄安集团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实践团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双碳”研究实验室展厅、调度大厅、能源站换热核心区与屋顶花园等,学习了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地热长输等有关知识,了解了雄安新区发展低碳清洁能源的天然优势、因地制宜与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理解了智慧能源平台如何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高质量管理,见证了绿色智慧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
实践团队参观“双碳”研究实验室展厅
在中国雄安集团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人员带领下参观换热核心区
在雄安印象展览馆中,团队成员知悉了雄安独特的绿色人文理念以及雄安发展的宏伟蓝图,“云上一座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先进理念,使得雄安的高质量、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无论是会展中心前方由院士们种下的七棵“生命树”,郊野公园中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湖光桥”、碳中和林、雄安绿博园建国服务中心的绿植外立面,还是悦容公园中环境友好的生态素土路面、随处可见的户外光伏座椅,都是这座智慧绿色新城的闪亮名片。
“推门见绿”的雄安,风景与科技并存
“实践过程中,国家对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伟大构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中国雄安集团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能源人‘能源报国’的高涨热情,都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很大触动。”实践团队队长曹煐倩说。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坚定了投身“双碳”事业建设、能源报国的信念,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意义,立志在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友好、引领未来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漫漫修途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