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在我军历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特殊地位,而淮海战役更是彻底打败国民党统治的关键一役。
我党和我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终于以六十万兵力成功拿下国民党军八十万之众,堪称是大快人心!
单纯从军事角度讲,我方六十万对敌方八十万,本身就存在着二十万的巨大兵力差额,再加上敌方更具优势的武器装备等,哪怕是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粟裕将军也很难实现这一壮举。
不过事实上,我们不仅战胜了,还是大胜国民党军。
这其中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有点可以确认,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最开始淮海战役的计划是粟裕牵头的,那时候正是1948的初秋,我军刚刚收获了济南战役的胜利成果。
在粟裕的计划中,先拿下敌军黄百韬部所在的小淮海地区,再向两淮所在的大淮海地区逐步推进。
简单来讲,首先拿出华野的所有兵力一起攻打黄百韬的徐州“剿总”,之后稳定战果,继续向南进军苏北一线地区,重点是要抢占海州(即淮海的“海”)。
最后集合全部剩余兵力,向南进军两淮地区,誓要收复华中地区。
整个战役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但这时候计划中的华野总兵力也只有三十余万,黄百韬那里也只有四十余万,并没有我们后来纵观整个淮海战役的巨大兵力投入。
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此时淮海战役计划还只是个雏形,最初不管是粟裕还是整个华野都没有做好一场绝世大战的准备。
换句话说,很有可能此时我方对于拿下两淮地区并没有十足十的胜算,这牵头的华野也只是对收复两淮地区的一个阶段性尝试。
再来看为何粟裕首先将华野的对手定在了黄百韬兵团的身上。
一是黄百韬所部驻扎的鲁南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直接盯住了陇海线的起始段,严重阻碍了华野方面军向南进军的推进步伐。
倘若不先解决黄百韬兵团,那么绕路向南进发的华野很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那么为何本来只牵扯华野和敌方徐州“剿总”的淮海战役,会变成后来华野、中野联手对敌国民党方面的华中和徐州两大“剿总”的大混战呢?
这个还是要从粟裕将军身上说起。
在粟裕确定好攻打徐州“剿总”的战略计划后,纵观全局,考虑到双方陷入僵持战的可能,直接拟定了引诱敌军主力聚集徐蚌,然后一举全歼的先期计划。
谁料后来不仅是徐州“剿总”被引到了徐蚌,连华中“剿总”也被牵扯进来,算下来足足有七十多万国军。
而我方也由于先期计划的便利,不仅华野所有兵力全盘压上,旁边对华中“剿总”虎视眈眈的中野也在徐淮大战中顺利进场,两相合力之下也收拢了五十多万的兵力。
这样双方都四舍五入一下,就变成了后来的“六十万对八十万”。
可能这时候会有人讲,只不过是二十万兵力的差距而已,我方粟裕将军和一众能征善战的将领完完全全可以靠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等直接收获淮海战役的胜利。
真正接触过战场的人很清楚,几百人或者几千人的作战,依靠着高超的军事指挥和战略计划有很大概率可以实现以弱胜强的胜利。
倘若放大到数十万的兵力差距,那么这个时候双方的胜负天平很大概率上并不会被一些略显高明的战略决策所影响。
所以,哪怕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合力对阵敌方的华中和徐州两大“剿总”势力,仍旧是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更何况,此时国军方面还有一个手握十万兵力的白崇禧在作壁上观。
华野主攻黄百韬兵团,老蒋当即下令让白崇禧派遣全部华中守军去解徐州困局。
但事实上白崇禧指派过来救援徐州“剿总”的只有孤零零一个黄维兵团,至于他手下的两个军和张淦、宋希濂所部的两个兵团,白崇禧坚决不放人。
要知道,一旦白崇禧将手中扣留的华中兵力全盘付诸淮海战场,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华野、中野的合力之局陷入僵持。
考虑到敌我双方后勤补给,很有可能我方进军势头会在两淮受挫。
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哪怕后来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先后被剿灭,他仍然死死按住了想要东进救援二黄兵团的张淦。
那么,为何手握七个军、数十万人马的白崇禧,对两淮地区的二黄兵团见死不救呢?
其实在1948年年初,老蒋计划单独设立徐州和华中两大“剿总”,但白崇禧据理力争,淮海一线应该需要统一指挥,言下之意他白崇禧一个人掌控淮海战线的军事大权。
可后来徐州、华中两大“剿总”陷入危局后,老蒋请白崇禧担当统一指挥却又被对方严词拒绝,这下直接给老蒋坐蜡了。
在老蒋下令白崇禧放手宋希濂和张淦兵团、让其东进驰援陷入苦战的二黄兵团时,对方直接摆烂,声称一旦将驻扎武汉的张淦兵团放走,那么武汉三镇失守的责任他承担不起。
至于说老蒋喝问“一旦徐州丢了,整个华中都守不住了”时,白崇禧却根本对老蒋言语中暗含的威胁和警告置之不理。
眼看白崇禧不配合,老蒋只好联系像第二军之类的中央军嫡系企图东进支援,但这些操作也被白崇禧疯狂拦阻,双方陷入电文骂战,而彼时的二黄兵团处境一日不如一日。
只能说老蒋在处理蒋、桂派系之初就该想到如今的局面,蒋、白二人之间的矛盾不止是权力倾轧,更多的是两人理念上的尖锐矛盾。
哪怕最后向对方服软,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对方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