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科研PPT浮夸风|“刹住非学术负担歪风”系列评论②
创始人
2024-10-22 21:02:30
0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10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策划推出“刹住非学术负担歪风”系列评论,探讨如何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系列评论共有三篇,第二篇为《告别科研PPT浮夸风》。

“现在了解情况很困难,PPT里面的水分很多。”“那些华而不实的PPT自欺欺人、掩盖问题,要不得!”近期,一位院士在会议中批评科研PPT(幻灯片展示)浮夸引发热议。实际上,PPT只是工具,引发反感的不是PPT本身,而是滥用PPT弄虚作假之风。

记者在基层科技部门挂职时,曾见识过特别典型的“浮夸”PPT。用“浮夸”来形容,不是因为这家科技企业做的PPT有多炫酷,而是说其PPT极尽可能地包装企业,大搞“纸面创新”。谈及政府领导“站台”、专家资源、知识产权,PPT展示得浓墨重彩,但讲到真正关键的项目进展部分却虚得很,三言两语就企图糊弄过去。而且,PPT上展示的“实力”也经不住细究,靠数据注水给自己夸大出不少“业内首个”“行业第一”,不少专利也有滥竽充数之嫌。

科研领域使用PPT的场景,大多与竞争和评价有关,比如申请科研项目、总结阶段性进展、报告研究成果。以PPT形式呈现科研成果,本意是突出重点,但刮起浮夸风之后,就会变得花里胡哨、“水分十足”。

科研PPT浮夸风不仅仅是华而不实的问题。一方面,这涉及报告主体的科研诚信。有些人想尽办法粉饰PPT,其实是想在短时间里获得好评甚至是更多的科研资源,这本质上是对科研事实不诚信、不负责的行为,还容易刺激同行们竞相浮夸起来——“别人夸大我老实,那肯定要吃亏”。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某些场景下,科研PPT浮夸风也有“以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的色彩。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项目本身“先天不足”,只是为了把钱花出去,这种“先天不足”包括但不限于目标不科学、支持资金与要完成的任务不匹配、评价指标过于功利等。

例如,记者调研中了解到,某高新区每年都有几个软课题项目,研究的都是诸如“一带一路”这样的宏大选题,但每个课题经费只有10万元左右。没有真材实料,想交差就只能“糊个漂漂亮亮的花架子”。“这点经费能研究出啥来?还不是找学校里的老师带着学生攒一下,看起来过得去就行了。”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坦言。

在很多人心中,科学研究应当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怀有赤诚之心。告别科研PPT浮夸风很有必要,关键在于如何告别。或许需要想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形式上弄虚作假的主体,是不是能列入失信名单?二是能否丰富评价的形式,不必要的汇报PPT是不是可以不做?三是引得科研人员“竞折腰”的项目本身,质量能不能优化提高?科研项目要真正鼓励扎实做事的人,而不是投机取巧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科技馆举办科学之夜暨“全国... 8月23日,“天宫领航 筑梦星球”科学之夜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预热活动...
深入薪资管理场景 浦发银行数智... 本报记者 金婉霞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企业经营管理正经历着从“线下人工”向“线上智能”的深刻变...
“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 一望无际的深黑色海面上,翻滚着墨绿色浪花。半空中,一团巨大的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气势汹汹压顶而来...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充分发挥我国数...
华为星河 AI 高算效数据中心... IT之家 8 月 25 日消息,在 2025 中国算力大会期间,智能计算创新发展论坛举办。华为数据通...
养老机器人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8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通知要求,围绕人工...
B费变卦!拒绝沙特天价合同后,... 近日,邮报记者Chris Wheeler独家报道,曼联的中场核心布鲁诺·费尔南德斯(B费)在经历了一...
上海这对夫妇住洋房遇到&quo... 最近 家住长宁区华山路1120弄1号 的居民徐女士 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 今年2月她...
原创 H... 如今手机市场的时间来到8月份底,各大厂商都在准备新机、新的系统版本,为的就是能够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带来...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低,宏昌... 5月9日消息,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低,宏昌科技跌近9%,福立旺、东土科技、瑞迪智驱跌逾7%,均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