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前几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伊朗革命卫队驻叙利亚军事顾问穆萨维被以色列空军轰炸身亡的消息。根据报道,穆萨维准将遗体已经运回伊朗下葬,有数万人甚至十多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不过,不少人对伊朗的反应又不满意了,大伊万看了读者们的回复,挺多人认为伊朗反应实在太软——人家都炸了你的准将了,你倒是打回去啊,不是400秒速通特拉维夫吗?还有人更进一步认为,伊朗在此次巴以冲突中,嗓音喊的挺高,可就是不见真正下场,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事实确实如此吗?大伊万觉得这就是对国际斗争认知有些肤浅的表现,别的不说你就看美国,美国在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自家养的狗被俄罗斯照脸上左右开弓的扇耳光,美国狠话放了一堆,你看现在美国真正下场了吗?那它北约牛吹这么大,咋不敢真的下场和俄罗斯干一架呢?再比如朝鲜、比如也门胡塞,美国放的狠话少了吗,咋光撂狠话不敢干架呢?
很简单,毕竟俗话说得好嘛,战争充其量是解决政治问题的其中一种手段,而且往往是最为极端和暴烈的手段,能用其它手段解决问题,那么各国一般不会倾向于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比如伊朗,伊朗在此次巴以冲突中的手段和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在手段上,我们之前谈过,通过持续不断的加码,给以色列施加战略压力,迫使以色列放弃侵略加沙的目的,同时给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卸压,这就够了。目前来看,伊朗在巴以冲突中,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的节奏把握的很好,抵抗之弧的协调也很不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现在突然升级对抗强度,变成直接战争呢?
而从长远来看,伊朗对付以色列的策略则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上,那就是围绕以色列建立的抵抗之弧,将以色列慢慢地锁死,锁到经济崩溃期待以色列内爆。这是看准了以色列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善于打短时间、高烈度战争,而不善于打长时间、低烈度战争的命门,可以说是中东版本的“论持久战”。
因此,对以色列的斗争,集中在政治层面上,地缘层面上,军事层面甚至只是辅助,说白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和美国的三岛链战略说白了是一回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着急忙慌地和以色列开打?慢慢困死以色列不也一样吗?
更何况,我们在考量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军事斗争时,还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因素,那就是以色列是有核武器的,而伊朗没有。这意味着,伊朗如果贸然进入和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以目前以色列的疯批程度和美国纵容以色列的程度,搞不好以色列真敢往德黑兰丢核弹,这种代价必然是伊朗承受不起的。相反,如果将同以色列对抗的时间拉长,从短期的高烈度对抗,延展为长期的低烈度对抗,一方面让以色列空有核武器而不知道怎么往外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伊朗自己的核能力争取时间,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选项。
国家之间的斗争,一向是多层次,多方位,逐步推进的。一言不合就要人家400秒速通特拉维夫,甚至以敢不敢上去干一架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厉害程度,那是小混混打架的行为,不是国家间斗争的表现;相反,反而是不声不响就把事情给办了,运筹帷幄悄然布局最后一举成功,方能显现出一个国家真正的地缘斗争水平,这一点一定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