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公测一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
这是今天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布的公测数据,以”闪电般”的下载速度,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
受此影响,今天阿里巴巴(9988.HK)港股股价直线拉涨超5%。截至发稿时,报155.500港元/股,涨4.67%,总市值为2.95万亿港元。
从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席卷全球科技圈,到Qwen横扫硅谷,此前,有网友戏称:在开源大模型领域,杭州正在“挑战”杭州。
临近年底,从阿里千问APP上线公测,到蚂蚁上线灵光APP,杭州AI界又卷出了全球新速度。
公测上线一周1000万人疯狂下载
背后的Qwen家族早就横扫硅谷
11月17日,千问APP公测版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全球性能第一梯队的开源模型Qwen3打造的“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虽然当时发布的只是一个初级版本,不过两天后就冲上了App Store总榜前三,一周时间突破1000万下载量。在海外社交媒体,还诞生了一个新词——“千问恐慌”。
实际上,千问APP背后的Qwen模型家族早就火出圈外,甚至横扫硅谷和全球科技圈。
那么 Qwen 在海外到底有多火?
就在两周前,一场叫“Alpha Arena”的AI大模型实时投资比赛引发了全网网友关注, 这场比赛的参赛选手包括了Qwen3-Max、DeepSeek v3.1、GPT-5、Gemini 2.5 Pro、Claude Sonnet 4.5、Grok 4等全球六大顶尖模型。根据比赛规则,每个模型拥有一万美元初始资金,在真实市场上无人工干预的自主决策、交易,根据盈亏情况决出最后冠军。
有意思的是,最终,全球最会赚钱的两个AI全部来自杭州:阿里千问Qwen以超20%的胜率夺冠,实现盈利的DeepSeek位列第二。而GPT-5因为亏损超60%垫底。
事实上,Qwen3-Max只是Qwen大家族中的一员。过去大半年,Qwen系列模型早就“攻占”了硅谷市场,并占据了各大AI技术社区。
比如今年9 月 Hugging Face 公布的模型趋势榜中,通义旗下 7 款模型进入全球前十,在全球科技圈实属罕见。
Qwen也一直是科技大佬口中的“学霸”和“模范生”。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华盛顿举行的2025 GTC 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展示了全球开源模型的下载及采用情况图,英伟达与Qwen断层领先,而Qwen的领先优势还在持续扩大中。
而在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老黄在财报电话会上,也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来自中国杭州的两个模型,认为Qwen和DeepSeek是AI开源模型之中最好的。
另外一位AI圈大佬、著名AI科学家李飞飞领衔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今年4月发布了最新一期《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中美顶级AI大模型性能差距大幅缩至0.3%,接近抹平。
报告评选出2024年重要大模型(Notable Models),其中谷歌、OpenAI和阿里分别入选7个、7个和6个。阿里重要模型贡献度位列全球第三。
Qwen横扫硅谷后,还引发了不少热议。
10月22日,爱彼迎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在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阿里巴巴的千问模型”,并直言“比OpenAI更好更便宜”。他同时表示,“我们也会使用OpenAI的最新模型,但通常不会在生产环境中大量使用,因为有更快、更便宜的模型可供选择。”
该言论引发美国热议,美国AI知名专家Nathan Lambert甚至表示:硅谷看起来是建立在Qwen之上的?
而根据今年6月外媒报道,美国亚马逊公司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并采用阿里通义千问等开源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机器人的操控。
目前Qwen全球下载量超过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位居全球第一开源模型。
“硬刚ChatGPT的国产AI出现了”
杭州再次掀起中国AI新“冲击波”
就在千问APP上线公测的那天,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位以精准早期投资和犀利的市场观点著称的投资人说:硬刚ChatGPT的国产AI出现了。
他认为,在硅谷屠榜的Qwen杀回国内,模型直接决定了阿里千问APP的起点;更聪明的国产AI出现了,并评价“逻辑清楚,专业问题也表现挺好,不闹着玩儿,全是干货,是中国市场真正需要的AI产品”。
从算力基建、数据积累,到各种应用在AI领域的整合打通,朱啸虎预测“阿里这是准备用千问重构一个超级AI的入口”。
眼下AI超级入口之争,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们之间一场特殊的卡位战——大家不再满足于一个仅会聊天的AI,而是需要一个能真正办事的智能助手,把各种服务直接送到你面前。
显然,从底层模型厮杀出来,并率先杀入超级应用市场的阿里已经拿到了AI Agent时代第一张“船票”。
千问App公测首周下载量破千万,在刷新AI应用下载速度的同时,不只是产品的成功,而是市场对阿里AI战略的“用脚投票”。
这也基于阿里将过去在开源和B端市场积蓄的技术能力,以及在全球开发者和技术圈内被验证过的模型能力,用最简单的方式给普通人使用。
更大的价值在于,千问用自己的模式,即顶尖开源模型+免费超级应用,为中国AI应用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代表中国AI力量从技术追赶进入应用引领的新阶段,向全球市场发起新一轮AI冲击波,是继DeepSeek后的又一“中国时刻”。
AI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背后藏着阿里的“星辰大海”和“人间烟火”
无数人问过同一个问题:人类发展AI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今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这样解释:
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而是迈向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
而今年4月召开的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马云给AI下了一个终级KPI: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
事实上,千问的真正壁垒,并非当下的功能,而是阿里庞大的业务生态。
根据阿里官方对千问App的定位是“服务普通人的生活”。未来,将千问App与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深度整合,让AI不仅能理解、能生成,更能跨场景协同、直接把事办成。
将AI从云端的“星辰大海”,拉回到每个人的“人间烟火”日常实用。这不仅是商业策略,更是一种技术价值:AI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与工作效率。
回归“人间烟火”,这也正是阿里的战略初心。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沈积慧
编辑 肖旭
审核 张倩 陈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