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在晨光中缓缓苏醒
同安区滨吉路上的“钢铁卫士”
已悄然开启一天的作业
科技赋能带来的创新成果
正改变着城市清洁的作业模式
“智”启环卫变革的新时代
01
这里的保洁车自己会“上班”
在同安滨吉路上,一辆保洁车格外引人注目。它能自如地穿行在道路上,遇到行人、车辆,还会减速避让。但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辆无人驾驶的清扫保洁车。
“这是近期投用的无人清扫机器人,作业范围涵盖滨吉路、滨贤路、观波路、观滨路等27条道路,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 同安区住建和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
无人清扫机器人的投用,可以成为环卫保洁的有力补充,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据了解,机器人的清扫速度可达5–10公里/小时,配备420L大容量水箱和1000L垃圾箱,实现长达8小时的连续作业能力。“无人清扫机器人利用夜间等车流量较少的时间,精细化完成车行道保洁。如此一来,可以解放更多人力,专注做好人行道保洁。”工作人员说道。
以机械化、无人化为核心
环卫作业从“干净”迈向“精致”
厦门环卫的“AI同事”随处可见
五缘湾湿地公园已投用了4部AI智能巡扫机器人,园区内的硬地保洁几乎都由巡扫机器人“接管”了。近期,巡扫机器人新增了自动寻找附近转运点,完成垃圾桶倾倒垃圾的功能,智能化成效进一步提升。
02
这里的垃圾屋可以隔空投放
在集美市政集团园林公司管养的南堤公园,一座融合了红砖元素和高耸的凤尾脊造型的垃圾屋格外吸睛。除了造型新颖外,这座垃圾屋还有“黑科技”—配备了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
居民投放垃圾时,只需在距离屏幕两三厘米的位置,隔空点击“空中按钮”,选择垃圾类型,对应的投放门便会自动开启,投递完成后自动关闭。全程零接触的设计有效避免了市民投放垃圾时交叉感染的可能,更加干净卫生。
“垃圾屋的设计很贴心,特别是空中按键这样无接触操作的智能体验,投递完垃圾还可以马上洗手,再也不用担心弄脏手了。”一位经常来南堤公园散步的市民称赞道。
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投用
进一步构筑人机协同的作业新模式
推动更加安全、洁净、宜居的
城市环境加速形成
让“智慧便民、科技为民”的理念
真正落地见效
一起期待更多环卫“AI同事”上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