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闻在国内外都炸开了——刷新世界动画票房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2》,没有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参评名单。
而奥斯卡公布的35部确认获得参评资格的作品中,有:
就是没有《哪吒2》。于是网上立刻出现各种猜测:
是不符合资格?
是技术问题?
是没报名?
还是奥斯卡不待见中国动画?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明明在北美上映,却没入选?
如果从规则看:
奥斯卡入围动画奖基本有两个硬门槛:
① 由北美发行方申报
② 影片必须在纽约或洛杉矶上映至少一周
而《哪吒2》:A24与CMC负责北美发行,上映范围不小
也就是说,它具备常规意义上的参评条件。
那为什么没有入选?
动捕疑云?主创:我们是纯手K!
网上一开始流传一个解释:《哪吒2》动捕使用比例过高,不符合奥斯卡对动画定义的标准。
但随后,认证为《哪吒2》核心主创的动画总监直接发声辟谣:“《哪吒1》《哪吒2》没有一秒动捕,全部手K(人工逐帧修正)。”
并解释:
动捕争议到此直接终止。
那么——问题回到原点:到底为什么没参评?
为什么没有参加?
说实话,《哪吒2》的剧情我从来没评价过,以后也不会。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无论说什么,都会有人立刻给你扣帽子。
现在《哪吒2》的出圈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一部电影,甚至成为某些群体的“对线靶子”。
网上永远有人从:
甚至还能有各个人类无法想到的角度阴阳怪气地批判。
为什么?因为这部电影的成绩太夸张——高到许多人无法掌控,无法忽略,也无法接受。
而至于这次无缘奥斯卡资格名单,也有一个相对合理、来自专业领域的说法。
常年研究颁奖季的美国影评人 Matt Neglia在社交媒体回复网友时表示:
《哪吒2》根本没有报名奥斯卡。
如果这个信息属实,那事情就完全不神秘了。
我个人的判断——《哪吒2》想拿奥斯卡,本来就几乎不可能。
不是因为电影不行,而是因为:奥斯卡是美国本土影视工业奖,动画奖历年风格倾向稳定,中国商业动画拿到提名就已经是难度上限。
比如如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阿诺拉》就有点看不懂评判角度。
真要是参评最终没得奖,那国内舆论一定炸锅:
这对电影,对观众,对整个行业,都不是好结果。
所以,如果真的如爆料所说——“压根没报名”
那反而是一个聪明又体面的选择。
不去评,不去争,不去向外界解释:
这就是我对《哪吒2》这件事最克制、最中立、最稳妥的看法——
《哪吒2》到底需不需要奥斯卡?
说句最现实的话:
需要的话,是为了国际影响力;
不需要的话,是因为这部作品已经站到桌子上了。
以前中国动画的出海,是“努力去证明自己”;
现在更多时候,是:世界开始习惯中国动画走入主流。
奥斯卡给与不给,当然重要;但能不能参评、愿不愿参评,并不是衡量《哪吒2》的决定性标准。
其实如今依然有很多人质疑国产动画,但这个时期该做的事情应该是让观众愿意掏钱,得到市场的认可,有正反馈能让行业正在往上走。
而这一点,《哪吒2》是做到的,他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的发展,是奥斯卡无法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