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红塔区瓦窑村,元末明初的古窑遗址静默矗立,曾经与景德镇、江山鼎足而立的青花瓷传奇,如今在一街之隔的青花街重新“烧制”出人间烟火。夜幕降临,青花街华灯初上,游人如织,陶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与食物的香气交织,一条穿越六百年的文化长河在霓虹中流淌。
这条建在原玉溪陶瓷厂旧址上的主题街区,全长1100米,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活态博物馆。陶艺体验馆里,孩子们正专注地捏塑着手中的陶泥;文创店铺中,青花瓷纹样的咖啡杯与瓦猫造型的文创产品让年轻人驻足流连;非遗展演区,老师傅正在复原明代的青花绘制技艺。自2020年3月开街以来,这里已汇聚400余家商户,日均1.5万游客在此感受玉溪青花文化的独特魅力。
“玉青烧”店铺展品。
在“玉青烧”的店铺里,“80后”负责人刘超正在向客人展示新设计的青花茶具。“我是在陶瓷厂的泥堆里长大的。”他笑着说。父亲曾当任陶瓷厂厂长,如今他不仅继承了父辈的手艺,更让青花瓷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陶瓷咖啡滤杯、文创瓦猫等新品屡出,产品远销上海、苏州。
“玉青烧”店铺展品。
转角处的“释也陶艺体验馆”则开辟了另一片天地。创始人岳晴将陶艺与心理疗愈巧妙结合,学员们正在拉坯机前闭眼感受陶泥的流动。“陶艺不只是手艺,更是与自我对话的方式。”她介绍,从最初的年营业额50万到遭遇困境,再到转型艺术疗愈获得新生,现在每天都有20多名学员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
释也陶艺体验馆。
这条以“青花”命名的街巷,自开街以来,便一路收获殊荣。从跻身“云南省文旅新业态项目”,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再到被认定为“云南省示范商业街区”。荣誉并未止步,它随后又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直至2024年,以其独特的创业孵化模式,被加冕为“云南省首批省级创业街区”。每一个荣誉,都是这条街生命力的一次进阶。
释也陶艺体验馆。
据了解,青花街已为75户青年创业者减免租金,降低了创业的“第一道门槛”。未来,这里还将为“玉溪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的优胜项目和潜力创意,免费提供场地与孵化服务。
“玉青烧”店铺展品。
“我们计划在明年1月推出‘乡村振兴集市’,我们将提供场地、产品及系统培训,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有试错的机会。”青花街街区管委会副主任何金祥透露,这不仅是消费场景,更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
“玉青烧”店铺展品。
眼下,青花街的新一轮进化已然启动。今年年底,南虫艺术馆以及脱口秀剧场将投入使用。此外,充满异域风情的泰国街、主题咖啡节、露天音乐会,以及独具特色的窑洞面包等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业态,都将被陆续引入,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花传奇。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春丽/图 视频 殷洁 王剑钊 李苏榕/文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艾丽
编辑: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