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施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毅院士(右一)
施毅于1989年在“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程开甲先生为国铸盾、隐姓埋名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强调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紧密结合的治学理念,深刻影响了施毅的学术道路。
这种精神传承体现在他工作的点滴之中。施毅的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任何装饰,他认为这里的功能就是方便与学生交流讨论。“为他人争待遇,自己不能特殊,我的导师程开甲院士为我们后辈做出了示范。”这种朴素而务实的作风,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延续。
留校后,施毅教授长期扎根于微电子领域,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承担了系列重大科技项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半导体纳米科技,特别是在半导体表界面物性调控、材料和器件方面作出了系统性的开创贡献。其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并发表了包括3篇《Nature》正刊、30余篇《Nature》《Science》子刊在内的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上世纪90年代初,施毅教授便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进行访问与合作研究。他深感开阔眼界的重要性,始终不遗余力地为青年人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青年师生赴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与创新文化,期望他们学成归国后为国家作出更大成绩。
尽管科研成就斐然,施毅教授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位置。自1989年担任辅导员起,他对学生工作的热情从未减退。年满60周岁之际,他欣然接受了新任务——担任新成立的吴健雄书院院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主动适应00后学生的新变化。”施毅教授笑道,“我希望学生们能勇于追求卓越,走在阳光那一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