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广仲发 近日,“跨境投融资与涉外法治协同论坛”在东莞召开,本次论坛以“赋能‘一带一路’、欧亚非经济走廊与中国企业出海风险防范”为主题。
圆桌论坛环节。通讯员供图
论坛通过案例研讨、焦点对话等方式,组织法律实务专题培训,探索多极化时代商事仲裁的协同发展路径,邀请来自巴西、俄罗斯、法国、新加坡、埃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仲裁员、律师、学者及法律界专业人士,为会议带来跨区域、跨领域的多元视角与资源。
论坛上,特邀的三位行业权威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国际商事仲裁院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院院长和海事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娜塔莉亚·普利斯金娜以“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的风险防范及俄罗斯争议解决机制最新发展概览”为主题,系统阐述了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与俄罗斯争议解决机制的最新变革。
娜塔莉亚·普利斯金娜发表主旨演讲。通讯员供图
她建议企业构建多元化投资策略,开展精细法律尽调,并优先选择国际仲裁作为争议解决方式,并详细介绍了俄罗斯仲裁制度在临时措施强制执行、程序电子化等方面的改革。
符林徐有限律师事务所(新加坡)联合董事长符裕康通过一个最终实现庭外和解的复杂跨境仲裁案例,分享了在中新两国关于撤销及执行仲裁裁决的经验。
符裕康作主旨演讲。通讯员供图
他认为,本案成功和解的关键在于各方对“双赢”策略的认同以及对两国法律程序的深刻理解,为类似争议的妥善解决提供了经验借鉴。
埃及开罗国际商业仲裁区域中心主任伊斯梅尔·斯莱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发言,他系统分析了在共建“一带一路”乃至金砖合作机制框架下中国对埃及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埃及吸引外资的法律创新实践。例如“金许可证”制度和外资土地所有权改革。
他还强调了开罗国际商业仲裁区域中心与广州仲裁委员会于2024年续签备忘录后,加强了在线仲裁、联合培训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中非经贸争议解决新机制。
圆桌会议聚焦跨境投资法律风险防控、争议解决创新等前沿法律议题,五位国内外嘉宾结合各自区域实践与专业经验,分享了兼具针对性与实操性的见解,并围绕国际仲裁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多层次争议解决机制、域外投资准入限制等相关前沿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广州仲裁委员会表示,将持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构建更加高效、公平、高效的国际商事仲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