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外交部举办了例行记者会。会上,发言人毛宁针对法新社记者提出的,有关叙利亚准备将“东伊运”武装分子移交中方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毛宁着重提到,叙利亚方面已经给出承诺,绝不会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叙利亚的领土来从事危害中国安全、主权以及利益的活动。叙利亚新政府作出这样的承诺,主要是想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尤其是在他们开展重建工作期间,十分渴望能获得中国的支持,这算是他们展现诚意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次问答发生的时候,中国正和由“沙姆解放组织”领导的叙利亚新政府展开接触。从这件事能明显感觉到,阿萨德政权倒台之后,中东地区在反恐这件事上的形势有了不小的改变。
在2024年12月,“沙姆解放组织”成功打进了大马士革,宣布阿萨德政权结束了,还成立了一个过渡政府,总理是穆罕默德·巴希尔,这个过渡政府到2025年3月就到期了。这个组织的头儿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发了声明,说会和国际社会一起合作,尽力维护叙利亚的安全和稳定。
这次叙利亚外长希巴尼到中国来访问,是叙利亚新政府想和中国建立“真正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关键动作。
“东伊运”一直都被中国按照法律认定为恐怖组织,还被写进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恐怖组织名单里,是中国在反恐工作里重点盯着的目标。
“东伊运”在叙利亚的那一支,早在2011年就按照“基地”组织的指示去了叙利亚,而且跟当时“沙姆解放组织”还没改名前的“支持阵线”(后来改叫“征服阵线”了)关系处得特别铁。
该分支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千名战斗人员的准军事力量,并在此次叙利亚变局后走上台前,其领导人甚至晋升为叙利亚军事领导层的第三号人物。
更让人警惕的是,“东伊运”在叙利亚的野心可不只是控制当地。他们已经公开放话,说“拿下叙利亚政权只是第一步,以后还要对中国新疆地区搞分裂活动”。这么一来,打击“东伊运”就成了保护中国国家安全、保证“一带一路”倡议能顺利开展的头等大事了。
“沙姆解放组织”自身也处于从激进武装向执政力量的转型期。其前身作为“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曾被多国认定为恐怖组织。为适应执政需要并寻求国际合法性,该组织近年来展现出一定的务实姿态:
形象转变:领导人朱拉尼在公开场合改穿西装,承诺尊重所有宗教和民族团体。
政策调整:宣布将组建技术官僚主导的政府,并承诺与国际社会合作确保化学武器地点安全。
寻求认可:美国政府对这个组织的变化,不再那么强硬,还说有可能会把它从恐怖组织名单里去掉,这样就能和它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了。
然而,这种转变能否持续仍待观察。该组织成功夺权“为国际恐怖组织在‘洗白’后夺取国家政权提供了一个先例”,但也正因如此,其未来的行为方式将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审视。
叙利亚新政局的稳定及其反恐承诺的落实,依然面临内部派系博弈和外部大国竞争的严峻考验。
在此背景下,中方与叙利亚新当局在反恐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是基于对现实威胁的清醒认知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要之举。毛宁所强调的“中叙双方同意在反恐和安全领域加强协调合作,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正是在这一复杂棋局中迈出的关键一步。